(新春走基层)探访内蒙古首支女子护边队:“最美警花”在大漠绽放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5-31 09:18:13

  中新网阿拉善2月6日电 题:探访内蒙古首支女子护边队:“最美警花”在大漠绽放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我们通常联合党政军警民,以车巡、步巡结合的方式,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巡边踏查。在新年、国庆等节假日,我们会加大巡查频次,确保边境地区持续安全稳定。”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公安局边境管理大队巾帼巡防服务队队长少日高格说。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阿拉善右旗位于内蒙古最西部,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交会地。这里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是内蒙古乃至全国沙漠最多、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阿拉善右旗北界边境线长45公里,这里大部分区域是戈壁荒漠,四季风沙不断。2023年4月,阿拉善右旗公安局边境管理大队巾帼巡防服务队正式成立,这也是内蒙古首支女子专业护边力量,是边境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巾帼巡防服务队由12名女民警辅警及10名女护边员组成,这些队员分布在阿拉善右旗7.3万平方公里、45公里边境线、2万余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她们不仅要承担本单位的警务工作,还要定期执行巡边护边、宣传宣讲、服务农牧民的任务。

  进入冬季,牲畜的草料是牧民家里的必备物品。天色渐晚时,阿拉 腾敖包镇牧户傲云那买的草料才拉到家门口。

  “一个人卸,一般要卸几个小时。”傲云那第一时间想到阿拉腾敖包边境派出所。一个电话后,正在巡边的巾帼巡防服务队队员赶来,帮她在天黑之前卸完了草料。

  “巾帼巡防服务队充分发挥了女性善于倾听、善解人意、工作细致的优势,在调解纠纷、为民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阿拉腾敖包边境派出所政治教导员敖日格拉说。

  “北疆楷模”尼玛老人家住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布拉格苏木,离边境线仅11公里。老人腿脚不好,巾帼巡防服务队会定期到这里,踏着老人深深浅浅的脚印巡边。每次巡边踏查结束后,队员们都会到尼玛老人家,帮老人干活、陪老人聊天,听老人讲巡边故事。

  “能成为内蒙古首支巾帼巡防服务队队员非常高兴。作为一名管理辅警、一名新时代女警,将全面落实各项巡边控边举措,全力维护辖区安全稳定,让青春在大漠边境绽放。”队员马娟说。

  巾帼巡防服务队中,队员平均年龄只有25岁,她们大多初为人妻、人母,长时间在边境一线工作,心中有着对家人的无限愧疚。

  队员赵燕在阿拉善右旗公安局边境管理大队博源警务室工作,她的爱人是一名消防员,工作地点在阿拉善右旗雅布赖工业集中区。夫妻相距100公里,而他们的孩子才两岁,由远在阿拉善左旗的老人照顾,更是与赵燕相隔着500多公里,每天的亲子时光只能借助视频通话实现。

  “我们一家三口,身处的位置在地图上连起来像个三角形。”赵燕说,每次休假结束,离开家关门的瞬间,都会听到孩子的哭泣声。

  不只是赵燕,驻守在边境一线的每一名女警亦是如此。当她们穿上警服,踏上祖国的边境线时,便成为守卫边疆的“女战士”;当她们扎根基层,深入农牧民家中服务时,便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在祖国北疆的大漠戈壁,她们绽放出新时代女警的别样风采。(完)

  元旦假期,全市各大剧场实现应开尽开,75个剧场举办线下营业性演出共计91台303场,吸引观众5.7万人次,票房收入849.3万元,线下演出场次基本恢复至2019年的同期水平。

  <strong>铁路运输业动力十足</strong>

  以下为问答:

  辞旧迎新之际,站在营院操场,望着初升的朝阳,回想刚刚过去的2022年,记者和战友们上高原走边关、爬雪山蹲哨所、进大漠越戈壁,一路“风景”令人难忘。其中,最难忘的记忆,当属高原训练场上那次震撼心灵的相遇。

  北京游客王先生带全家人在三亚跨年,他笑称一家人已经“阳康”(感染新冠病毒后已康复),“艰难总会过去”。假日与家人逛逛景区、走走沙滩,他再飞回北京工作,留下老少在三亚过冬。

  “2022年地产支持发力已明确政策预期拐点,经济逐步企稳回升,改善市场风险偏好。预计2023年3月欧美加息结束,人民币汇率拐点出现并逐步升值,打开估值修复空间。2023年下半年A股企业业绩拐点出现,增速弹性更大,夯实中期修复基础。随着上述拐点渐次出现,2023年A股将逐步聚力上行,延续已开启的中期全面修复趋势,进入二季度后的上行动能更强,其中外资和私募是全年增量资金的主要来源。”秦培景认为。

郑彦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