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FAST已发现超900颗新脉冲星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03 10:51:14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超900颗新脉冲星,其中FAST优先和重大项目之一的银道面脉冲星巡天项目发现了650余颗脉冲星。900余颗脉冲星中至少包括120颗双星脉冲星、170颗毫秒脉冲星、80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这些发现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

  据了解,从1967年人类发现第一颗脉冲星到FAST在2017年10月发现首颗脉冲星的50年里,全世界总共发现的脉冲星只有3000多颗。“中国天眼”目前已发现的脉冲星数量,是国际上同时期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3倍以上。另外,“中国天眼”拓展了人类对脉冲星辐射强度的观测范围,其发现的900余颗新脉冲星中,大多数是世界其他望远镜难以发现的暗弱脉冲星。

  专家介绍,最新发现的近百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与正常脉冲星相比,辐射流量密度要低一个量级。对这些偶发脉冲星的研究对于理解银河系中恒星死亡后形成多少致密中子星残骸以及揭示未知 的脉冲辐射物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FAST每年观测时间稳定在5300小时左右,为持续产出科研成果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

  因此,在这样一个互相嵌套的科研管理体系中,作为科研管理机构的政府、负责组织研究的科研单位和一线科学家之间,权责是模糊和失焦的。“这也是为什么2019年全国多地实行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后,项目经费实行定额包干,只定总量,对执行细节不做约束,本是为了放权给科研人员,但现实中却起到了反向刺激,让人们想申请更多项目的原因。”周忠和说。

  官网简历显示,张希清出生于1964年,黑龙江巴彦人,198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呼兰师范专科学校中文专业毕业,大专学历。

  游牧原本是对草场负担比较小的一种人类活动,不过,李生宇说,受到国际山羊绒贸易需求的推动,现在当地不仅过度放牧,而且偏好养殖山羊,山羊这种动物会贴近地面吃草,甚至将草根刨出来吃,对草原的破坏比较大。另一方面,与国内草场规定不同,蒙古国的牧场是公用的,这就导致了一种“公地悲剧”,大家都想最大可能地利用牧场,但并不在乎对其可持续利用。

  赵小敏对“半日达”的发展态度相对乐观,他认为半日达目前仅仅是个开始,预测明年将会进入全面竞争阶段。“物流最终真正实现的就是‘使命必达’”,赵小敏认为无论是电商从业者还是物流企业,都有提供高附加值产品的愿望,这样可以增加业务规模,也能提升盈利能力。这背后比拼的是企业的解决方案能力,高层次的议价能力,相应的,对物流企业来说挑战也会加大。

  站在当下的十字路口,我们更需要回答:基础研究需要怎样的资助方式,什么是真正的基础研究?“无用”和“有用”间如何平衡、转化?为何中国的基础研究一直缺乏对全人类有影响力的原创性、前瞻性成果?

  2021年9月,闫学会被查;同年11月,闫学会被免去西城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调研员职务,经北京市监委批准,对其采取留置措施。

林杰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