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储消息落地后 储备库“动”起来了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6-05 01:14:23

  来源:中华 粮网

  现实到什么程度呢?现在市场对于增储的消息都有点无动于衷了。如果按照往常的反应,现在市场早就炸锅了,不说玉米能涨多少吧,但肯定又是一轮全面提价的节奏。

  有人说,玉米涨了呀,山东华北正噌噌上涨呢。

  这个问题昨天说过了,山东华北的上涨是其自身节奏,与增储消息关系不大,更为主要的是,在增储消息公布之前,山东就已经有部分企业开始上调报价了。所以随后而来的所谓全面上涨,更多的是基于玉米上量减少的反应罢了。

  再看东北,跟没事人一样,虽然说跌势似乎是比之前变缓了,但是依然是下跌的状态。

  当然这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什么呢?随着增储消息的释放,储备库对玉米的采购也确实有提量的现象,也就是说,储备库的收购确实“动”起来了。

  但是再一看价格,心里又是一凉。怎么呢?成交价格普遍走跌,尤其是与上一次的报价相比,那跌了不少。比如,11日中储粮内蒙古分公司通辽库竞价采购2023年玉米8026吨,起拍价2350元/吨,成交价为2325-2330元/吨,折价成交。而对比上周的成交价2400元/吨,下跌了70-80元/吨。

  中储粮吉林分公司榆树库一次性储备玉米竞价采购10000吨,起拍价2380元/吨,最后成交价为2332-2341元/吨。而上周临近库点的成交价在2480-2490元/吨左右,这么一对比,下跌了150元/吨之多。

  增储消息公布的第二天,也就是12日,中储粮北京分公司一次性储备玉米竞价采购15000吨,秦皇岛起拍价2440元/吨,而最后成交价为2385-2395元/吨,也是折价成交。

  对比上一周的成交价2440元/吨,降幅也达到了50-60元/吨。

  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

  这再次有点超出市场意料,因为虽然说增储消息公布后,市场也确实都在观望,但是心理预期还是有的,都在等待着玉米全面反弹。但是中储粮的这一系列的操作下来,又给市场打击不小,情绪再次像泄了气的皮球。

  但新农观认为,这恰恰反应了增储的真实意图。增储消息一出,市场普遍认为这是要提振玉米,玉米价格马上就要开涨了,但从之前的降价收购,再到现在的继续降价开收,都明确地指向一件事,那就是不是要提振玉米,而是随行就市,帮助市场推进卖粮速度。

  翻译过来就是告诉大家,赶紧卖粮,赶紧收粮。

  玉米市场的卖压为什么大?

  一方面是丰产增收,价格下跌后农民不想卖;另一方面是企业需求低迷不想收,贸易环节观望不敢收,购销就推不动。大家都在等,或者说赌玉米还能上涨,所以都在观望,但现在“中字头”用实际行动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了,告诉大家,玉米差不多就这样了。

  所以兜兜转转,玉米又回到了我们之前说的那个“结局”,即大涨不了,大跌也难,多半就这么震荡着过年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新农观

责任编辑:李铁民

有球迷留言道:“好在这是伊朗,要是换了中国队,估计10-0打底,世界杯最悬殊比分就要来了!”还有球迷写道:“整个亚洲足球,勉强能看的只有日本队和韩国队,其他球队都太差了!”也有球迷表示:“如今的亚洲足球和欧洲足球,已经不是一个等级了,就像是中国乒乓球和欧洲乒乓球,直接降维打击!”

无锡日报报业集团

等待了45年,

自1966年首次出现吉祥物开始

原本厉兵秣马从7月就开始集训,甚至不惜提前两个月暂停联赛的卡塔尔队,实战表现完全不是亚洲冠军水准。去年先后参加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和中北美金杯赛的卡塔尔队,面对南美第4名的厄瓜多尔,身体对抗、个人能力、技战术与临场发挥处于全面下风。上半场仅半小时就0比2落后,中场休息时已有大批卡塔尔球迷失望退场。

2002年韩日世界杯,因为有了中国队的参加,成为历届世界杯在中国影响最大、球迷记忆最深刻的一届。有些人也因为这届世界杯改变了命运,比如我的同事岳进,二十年前正因为晶报的一次世界杯招聘广告,“转会”来投。

郑惠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