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炙烤多国,已超200人死亡!印度发布红色警报

来源: 华商网
2024-06-05 03:53:11

中新网6月4日电 为躲避高温待在车底,

酷热下排队只为一杯清凉饮料,

连孔雀都在吹冷气

……

这不是段子,

是高温笼罩下,

目前印度的真实场景。

最近一段时间,全球多地热得离谱,

从南亚次大陆到阿拉伯半岛,

从美国西部到墨西哥湾,

持续的高温天气让人们苦不堪言。

就在刚过去的一周,

印度北部和中部多地遭遇严重热浪,

全国37个城市的气温超过45摄氏度,

首都新德里的最高气温

甚至一度超过49摄氏度,

打破当地保持了26年的最高气温纪录。

持续高温导致印度的电力和水资源供应紧张,

包括新德里在内的多地

已经发布高温红色警报,

民众连一洼积水都不舍得错过,

只为短暂的些许清凉。

《印度时报》统计,

截至目前印度至少有211人

因中暑和脱水等“高温病”死亡。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援引专家分析表示,

印度经常在夏季的5月和6月经历热浪,

但近年来热浪来得更早,时间也更长,

气候危机会在未来

导致更频繁、更持久的热浪,

这也考验着印度的适应能力。

在印度的邻国巴基斯坦,

近日也出现了类似的极端高温天气。

巴基斯坦气象局5月27日表示,

南部信德省的气温

已经飙升至惊人的52摄氏度,

直逼该国历史最高气温纪录。

这场热浪让当地一个

名叫Mohenjo Daro的小镇变得异常冷清,

“由于极端高温,顾客都不来餐厅了”,

茶摊老板瓦吉德·阿里,

把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

但却没有一个顾客前来,

“我一天要洗好几次澡,

天气这么热真的很不舒服。”

与此同时,在以炎热著称的中东地区,

麦加、麦地那等地的气温

早已突破45摄氏度大关,

阿拉伯天气中心的预报更是直言不讳:

“继续炎热,甚至非常炎热!”

同纬度的中北美地区情况也不乐观,

美国国家气象局发出警告:

美国大部分地 区6月将迎来热浪,

这场热浪将横扫北至加拿大,

南至墨西哥边境的广大区域。

美国国家气象局的预报员也强调,

异常高温对农业工人来说尤为危险。

计算机模型显示,

这场热浪并不会瞬间消散,

而是可能影响整个6月,甚至更久。

而在美国南部的墨西哥,

情况似乎更加严峻。

气象学家指出,

一种名为“热穹”的天气现象,

正困住墨西哥湾南部和中美洲北部的热空气,

导致一些地区的气温飙升至45摄氏度。

该国卫生部透露,

仅在5月12日至21日期间,

就已有22人死于与高温相关的疾病,

而自3月17日以来,

死亡人数更是高达48人。

美国国家环境信息中心称,

2024年前4个月的全球气温,

创下175年来同期新高。

持续的热浪还产生了严重连锁反应,

激增的电力需求导致电网承受巨大压力,

有分析称,

全球天然气价格可能会因此进一步升高。

不仅如此,全球粮食生产也受到威胁。

在印度,约60%的劳动力都从事农业,

其中大部分为户外工作。

目前印度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数百万人面临着在危险天气下工作,

还是放弃生计的艰难抉择。

热浪频频袭来,

科学家们则将“元凶”指向了全球气候变暖。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气候学家玛丽亚姆指出,

“由于气候变化,

现在全球更容易出现热浪,

且每一次热浪都变得更热。”

除了热浪变得更热、更频繁之外,

预计热浪的持续时间也会更长。

德里印度理工学院气候科学家阿库塔罗担忧,

热浪持续时间更长,

导致其可能与季风季节重叠,

而炎热和潮湿的结合可能会更加致命!

作者:张奥林

  北京文联签约评论家高小立指出,《熊出没·伴我“熊芯”》在科幻元素外衣下,其实是一部温情的现实主义感人之作,影片将未来科幻元素巧妙融入剧情,使得整部影片对于儿童观众有强烈代入感,与此同时,对成人观众而言有更加深层的现实和人性思考。

  澎湃中国(湖北发布微信公众号)

  “作为一名无亲无故的‘外地人’,从零开始的创业无疑会面临许多困难。”不过,车磊现场拿出了两个本子解释道,其称之为“浙江红卡”“湖州绿卡”,“‘一红一绿’让我和家人在浙江和湖州的生活、工作、就医和孩子就学等方面享受到了很大的便利。”

  来自妇联界别的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芦咏莉认为,今天的小学生,10年、20年之后将成长为青年,是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有必要从小就让学生接触、走进、亲近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先进主张和伟大品格、伟大精神。

  当天的联谊活动现场还有包饺子、写春联活动。大家各显身手,有人利落地将饺子馅放入面皮,灵活地捏出一个个小巧的饺子放入盘中,也有人挥毫泼墨间写下一个个“福”字。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北京交易规模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临近春节,市民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新发地市场充满浓浓“过年味”,本次推出的年货节将使百姓的消费体验进一步提质升级。

张中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