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集团拟砸百亿,收购华融金租股权

来源: 宣讲家
2024-05-31 13:51:08

  来源:时代财经APP

  作者 | 张昕迎

  继此前出售5张金融牌照后,中信金融资产(02799.HK)拟将华融金租多数股权转让给中信集团。

  中信金融资产为原中国华融,此次转让是持续“瘦身”的一部分,至此,其旗下的非主业金融牌照将基本出清。

  5月28日,中信金融资产在港交所公告称,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向中信集团转让华融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融金租”)已发行股份数量的60%,出售事项的总代价为人民币119.98亿元。

  根据公告,出售完成后,中信金融资产持有华融金租股份比例降至19.92%,华融金租将不再为公司附属公司,财务上不再并表。

  截至2023年6月末,华融金租100%股权估值为199.96亿元;截至2023年末,其资产净值为197.08亿元。以此看来,中信集团本次交易价格为华融金租估值基础上的平价收购。

  5月29日,时代财经就股权出售、公司业绩等相关问题致电中信集团和华融金租,其中华融金租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同日,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向时代财经表示,此前中信金融资产卖出5张金融牌照,可能出于资产整合、优化业务结构、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或响应监管政策等考虑。

  “本次再次转让华融金租60%股份,将进一步减少中信金融资产在非核心业务领域的投入,释放更多的资本和资源用于其主业的发展。这有助于中信金融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其业务复杂性和风险。”江瀚称。

  “补血”超63亿

  具体看本次股权转让,中信金融资产公告显示,公司拟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向中信集团转让所持华融金租60%股权,于5月28日(交易时段后)与中信集团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交易总价为人民币119.98亿元。

  卖掉金租公司或是中信金融资产聚焦不良资产主业的考量。公司在公告中称,本次出售事项有助于公司坚持回归本源、回归主业,确保可持续经营发展,符合监管机构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逐步退出非主业的要求。

  除此之外,其核心资本金也将得到补充。公告显示,因处置该部分股权产生处置损益可一次性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考虑所得税及印花税影响后,中信金融资产可实现超过63亿元的资本补充效果。

  华融金租前身为成立于1986年的浙江省金融租赁公司,后经改制,2006年由中国华融控股。本次转让前,华融金租第一大股东为中信金融资产,持股比例为79.92%。此外,其股东还包括绍兴市柯桥区天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等。

  中信金融资产旗下的牌照涵盖银行、证券、信托、金融租赁、投资、期货、消费金融、资产、地方AMC等诸多领域。重整过程中,中信金融资产靠转让这些金融牌照,实现现金回血。

  业绩方面,中信金融资产在2020年巨亏千亿,一度震惊市场。经过2021年扭亏为盈后,2022年再度亏超百亿。2020年~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9.03亿元、3.78亿元、-275.81亿元。

  今年3月底,中信金融资产公布了更名后的首份财报,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财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内实现收入总额758.00亿元,较上年增加105.2%;实现归母净利润17.6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截至2023年末,其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分别为9681.03亿元、9200.66亿元。

  中信金融资产以不良资产经营为主业,其他业务包括金融服务和资产管理、投资。对于业绩大幅增长,中信金融资产在财报中表示,2023年公司收购处置类业务资产布局和业务结构持续改善。

  收购端,全年新增收购不良资产包及单户不良债权230个,新增收购成本352.05亿元,同比增长15.9%;在处置端,加大资产推介和资产处置力度,全年处置不良债权资产总额282.17亿元,实现收益40.12亿元。

  5月29日,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向时代财经分析称,“虽然中信金融资产在2023年实现了17.66亿元的净利润,但是主要还是营业外收入,不具备可持续性;同时,2020年和2022年底的大额亏损也导致其目前必须在主营业务上扭转不利局面。”

  标普信用评级5月2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四大AMC的拨备对二、三阶段资产的覆盖远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导致盈利质量弱。

  屈放也向时代财经表示,“据估计,截至2023年末,中信金融资产的拨备对二、三阶段资产的覆盖率仅为36%左右,如果要达到70%的目标,预计需要约1100亿的资金缺口。面对如此大的资金缺口,完全依靠国有资本注入的可能性不大,自己通过出售牌照瘦身非常有必要。”

  或与中信金租构成同业竞争

  5月28日,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于近日收到实际控制人中信集团通知,华融金租收购完成后,将与该行全资子公司中信金租在金融租赁业务上存在一定的业务重合。

  中信银行称,为消除和避免二者之间的同业竞争,中信集团将力争自取得华融金租控制权之日起5年内,按照相关证券监管部门的要求,在符合届时适用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监管规则的前提下,本着有利于中信银行发展和维护其股东利益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原则,综合运用资产重组、资产处置、股权转让、业务调整、委托管理等多种方式,稳妥推进相关业务整合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若将中信集团旗下的两张金租牌照进行对比,华融金租在总资产规模方面几乎是中信金租的两倍。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华融金租、中信金租的资产总额分别为1176.42亿元、603.83亿元。

  业绩方面,2023年,华融金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据中信金融资产2023年年报,当期华融金租实现收入总额58.51亿元,同比减少22.6%;税前利润1.32亿元,同比骤降91.8%。

  对比来看,中信金租则保持了一定的增长。据中信银行2023年年报披露,当期中信金租实现营业净收入17.84亿元,同比下降1.68%;净利润8.38亿元,同比上升18.31%。中信银行在财报中称,2023年全年,中信金租实现了自成立以来年度投放最高、盈利最好、质量最优的崭新业绩。

  在屈放看来,不良资产业务在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力空间。“中信集团收购华融金租后,一方面通过承诺函表示未来五年将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避免同业竞争,另一方面也可以依托集团其他子版块加速中信金控内部的资源整合与配置,使其成为更强大的的金融龙头企业。”

责任编辑:刘天 行

  43年前起步的中关村,现已步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中关村国家实验室、怀柔国家实验室、昌平国家实验室等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相继实现挂牌;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等一批“大国重器”破土而出;全球首款消费级模块化机器人、国际最先进的语义分析系统深度好奇、新一代微型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等一批原始创新成果、诸多“全球首个”接踵而至。

  晋城市(18家):珏山景区、大阳古镇景区、司徒小镇景区、炎帝陵生态文化旅游区、卧龙湾景区、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郭峪古城景区、海会书院景区、砥洎城景区、天官王府景区、布政李府、蟒河景区、析城山景区、小尖山景区、王莽岭景区、黄围山景区、柳氏民居、湘峪古堡景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就报告指英国将在双方广阔的关系中谋求与行政长官共同开展具建设性的工作,特区政府表示,香港特区一向依照香港基本法积极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保持广泛联系和促进合作,但前题是对方必须尊重“一国两制”原则,不得抹黑或诋毁“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不得干预香港特区内部事务。

  根据行动方案,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鼓励金融机构与优质房企自主协商,推动存量融资合理展期;加大信贷、债券等新增融资支持力度;研究银行向优质房企集团提供贷款,合理满足集团层面流动资金需求;支持境外债务依法偿付,提供外汇管理等政策支持。

  崔永辉:“一是要主动布局,着力构建起一张以厦门为枢纽,辐射全国的供应链网络;二是要主动服务,进一步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三是要主动承接,打造一批具有行业引领力的专业展会平台;四是要主动协作,引导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布局,促进资源优势互补。”

杨美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