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2021年上市新股已被ST,2023年收入为大额负数!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11 14:01:50

黑人女HD70XXXX「信用してるからよ」  作为放开后首个可以出国旅游的春节,海外目的地将迎来首批回归的中国游客。携程数据显示,截至1月5日,兔年春节7天海外旅游订单,较去年春节激增540%;订单平均花费同比提升32%。lGAOMU-ZeGkuMxnCDUHPeazmeiP-奇!2021年上市新股已被ST,2023年收入为大额负数!

  来源:投行实务观

  在周日的文章中,我们聊到了下周北交所要上会的公司是一家军工企业,而且客户集中度比较高。我们在那篇文章中提及了会分析一家军工类上市公司,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恒宇信通航空装备(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宇信通”)于2020年1月3日申报创业板IPO,公司于2021年3月8日得到证监会核准发行的批文,并最终于2021年4月2日上市登陆创业板:

  IPO在审期间,公司的财务状况如下所示:

  2017年至2020年1-6月恒宇信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6亿元、1.35亿元、1.90亿元和1.06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900万元、4,300万元、7,400万元和5,000万元,起码从利润来看还是可以的。

  而且恒宇信通当时在招股书内预期2020年全年业绩甚至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都还可以:

  虽说当时恒宇信通2021年第一季度的扣非利润已经同比开始下滑了,但是其依然顺利得到批文并发行上市了。

  不过上市以来,恒宇信通的业绩基本呈现一个连年下降的状态:

  如上所示营收和利润最高的2020年,恒宇信通的收入突破2亿元,扣非净利润8,700万元,但此后营收没有哪一年再超过2亿元,尤其到了2023年恒宇信通的营业收入竟然诡异的录得-8,000万元的收入,扣非净利润更是大幅亏损,为-1.76亿元!

  上市不足3年即被ST

  正因为2023年度这-8,000万元的营业收入,恒宇信通在1月30日发布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原因是公司最近1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可能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

  自此,恒宇信通2021年4月在创业板上市,上市不足3年即披星戴帽了:

  在恒宇信通公告了2023年年度报告后,深交所也火速向其下达了年报问询函,就恒宇信通2023年营业收入为负数等问题做了问询:

  交易所下达年报问询

  恒宇信通的年报问询函具体情况如下:

  年报内披露2023年度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大额为负的原因为2023年产品暂定价与核定价格调减导致的,而且集中于2023年四季度确认,交易所要求公司列示是否存在通过提高暂估价格调节收入、利润的情形;甚至最近三年的收入确认金额及归属期间是否准确:

  以下分别为恒宇信通2023年各季度的定期报告与其2023年年报内披露的分季度的数据情况:

  如上所示,2023年三季报内,恒宇信通还披露称实现了1.42亿元的收入,扣非净利润为亏损259万元,相比半年报已经有减亏的趋势了,结果到了2023年第四季度这三个月,恒宇信通直接公告单季度营业收入为-2.24亿元,单季度亏损高达-1.73亿元!这三个月也直接把全年的营业收入干成了负数:

  当然公司解释称根据审定金额与当年销售时暂估金额的差异来调整当期的营业收入属于是行业惯例,同行业上市公司也存在调整的情况,属于是行业惯例,但是根据下表中恒宇信通列示的各年需要调整的金额:

  公司2019年也就不到2亿元的收入,核定后这要调减5,400万元,2020年2.1亿元的收入要调减4,600万元,这,我们也不能再多说什么了。

  这两年的业绩基本上是公司用来发行定价的,但是偏偏这两年业绩的水分比较大。

  我们查阅了当时恒宇信通招股书(注册稿)内披露的数据,其披露报告期内尚未审价,以暂定价入账的销售金额及比例如下:

  基本上最后两年的比例就是最高的。

  问询函内第三个问题也同样与审定价和暂估价的差异有关,交易所要求公司解释是否存在跨期确认收 入及通过调节各期间成本费用来操纵各年利润的情形:

  此外交易所还关注到恒宇信通应收账款和存货快速增长的问题:

  收入没咋增长,应收账款却高居不下,必然是会被关注:

  当年募资额比较夸张

  就恒宇信通这样一家公司,其当年上市时募集了多少钱呢?

  其当年以2亿元不到的收入、3.3亿元净资产的家底募集了9.2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得8.58亿元,基本是其净资产的快3倍:

  恒宇信通当年以61.72元的价格发行,结果发行后二级市场价格一路下跌,几乎没有回涨过,二级市场投资者亏的一塌糊涂,截止目前公司股价29元,折合市值也就17亿元了:

  你说造成这样情况的根源在哪里,不消我们多说了吧。

  在蛮久之前,我们的分析文章里就提及了,对于那些营收规模很小的IPO企业尤其要小心审核,多看看企业的情况再决定给不给过、给不给批文,但是毕竟当年的大跃进不是我们一个小小的话语权能左右的。

  当年IPO大跃进,真是把未来几年的饭都吃掉了。现在存量上市公司很多了、转过头来要严控上市节奏,也是因为二级市场确实有点吃力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当然,像恒宇信通这样的军工配套企业,监管机构让其顺利上市有没有更深层次的考虑,我们也不知道,也许有更深层次的战略意义是我们不了解的吧。

责任编辑:王旭

  北青报:有没有想多培养一批自媒体人才,帮助更多农民致富?

<strong>  要给县里培养更多优质主播</strong>

  多型飞机和直升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