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在渝经营非遗馆:“新老结合”打开新天地

来源: 格隆汇
2024-06-16 11:28:54

  中新社重庆12月20日电 题:台胞在渝经营非遗馆:“新老结合”打开新天地

  作者 张旭

  打理项目、拜访传承人、沟通产品细节……自打成为重庆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下称,非遗馆)负责人以来,萧国维很忙碌。他称,作为一名商业地产行业“老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新人”,他通过“新老结合”,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萧国维1973年生于台中,在大陆有近20年的商业地产从业经历。去年起,他和朋友一起谋划非遗馆项目,并将其于上月底落户重庆海关监督公署旧址,开门迎客。

  “文化的魅力无穷。”萧国维记得,20世纪90年代,父亲到大陆探望叔叔后,带回一件绣有大熊猫的蜀绣。这件工艺品勾起了他对大陆的好奇心,他通过《八千里路云和月》《大陆寻奇》等节目了解大陆,进而来到大陆。在大陆生活这些年,同胞们总不自觉地向他打听台湾的民风民俗、趣闻轶事。

  从商业地产“转战”非遗,这是萧国维新的旅程。“相比之前,多了些‘文化味’。”萧国维说,自项目启动以来,尤其是今年以来,从荣昌夏布、荣昌陶器、城口漆艺到綦江农民版画、蜀绣等,他接触了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与非遗传承人促膝长谈。

  经过大量接触、探访,再结合深厚的商业地产从业经验,萧国维对于当好非遗馆负责人有了很多想法,并将其逐一付诸实践。

  萧国维认为,在古代,传统技艺能很好流传的原因之一,就是物资匮乏,人渴望有一技之长得以生活,选择不多;而现代,民众择业面广、待遇高,传承人有时很容易被带离,尤其是其中的年轻人。

  因此,萧国维将“商业化”“年轻人”“抱团发展”等列为非遗馆发展的关键词。他注册成立文化旅游公司,招募设计师,与传承人谈合作,力促非遗文创化、商品化。

  商业化方面,萧国维将主流消费群体定位在大学毕业至结婚前的人群——“不仅注重性价比,也要个性”。在他的既定方案中,非遗可以做“减法”,例如减少蜀绣、漆艺的制作流程、配色等,提高性价比,契合年轻人的审美;也可以做“加法”,团队推出的集雕漆珠、中国结、玛瑙、扎染等元素于一体的“珠联璧合”产品,简洁大方,寓意吉祥,目前“市场反响还不错”。

  他为团队招募了年轻设计师,赞赏年轻人“在iPad上三下五除二完成设计草图”的速度和活力,也在小红书等年轻人喜欢的平台上注册账号,分享心得,兼为非遗馆吸引客流。

  最近,萧国维还出任了重庆市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作为行 业代表,他提倡大家“不要只顾埋头苦干”,希望有机会更多携手,共促

  对于两岸的文化经贸交流,萧国维认为“最好的方式,还是多往来,多走走多看看”。萧国维提到,这些年,来大陆生活的台胞越来越多,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越来越大。最近,他打算签下一位在渝台湾插画师为设计师。“他的作品还蛮受欢迎,大陆大大小小的画展,常常能见到。”萧国维说,期待插画和其他非遗的结合,能打开更多新天地。(完)

  “成都多元包容的文化让我在这座城市有很大的发挥空间。”3年前,来自台湾南投的陈昱硕在参加四川省台联的活动中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台青朋友,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开启了创业人生。他表示,新的一年希望能吸引更多台湾年轻人来成都就业、创业,甚至成为两岸婚姻家庭。

  眼下,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基础之一。其中,农业职业教育同样不容忽视。

  会议明确,2023年国家铁路局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铁路各项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服务保障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突出保通畅、扩投资、保安全、防风险,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对此,宣昌能表示,数字人民币是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与实物人民币一样,本质上都是货币组成部分。从统计和管理角度看,有必要对二者进行一并统计、合并分析、统筹管理。

  也是经济建设活动

  邹澜进一步指出,上述任务中既包括抓好已经出台政策的落实,也包括设立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专项再贷款、设立住房租赁贷款支持计划等一系列新举措。方案设定了优质房企条件,并没有具体名单,由金融机构自主把握。

陈家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