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专家:发现最适于中国患者诊疗方案才能造福更多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来源: 半月谈
2024-06-15 14:39:31

  中新网上海3月18日电(记者 陈静)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高发于老年人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位居血液系统第二位。

  3月是“国际多发性骨髓瘤关爱月”,“尽管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但创新治疗方案的不断更新迭代已为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显著改善。”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常委李菲教授18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人群临床研究的广泛开展,使中国患者更快、更多地因创新诊疗方案获益,缩小了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部分患者有望实现疾病长期缓解不复发,我们称之为“功能性治愈”。在这位专家看来,需要基于中国人群的第一手数据,发现最适于中国患者的诊疗方案,才能使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真正实现治疗中最大获益。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结局已经得到持续改善,但李菲教授并不满足于仅仅将创新药物及已有方案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而是积极地 设计开展多个临床研究,探索前沿诊疗方案,实现患者的分层管理、精准治疗。李菲教授强调:“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领域,欧美的创新药物还处于领先地位,但在临床治疗中完全照搬国外用法并不合适。”

  据悉,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四个症状包括血钙增高(C)肾功能损害(R)贫血(A)骨病(B),被形象地称为“CRAB”(螃蟹),具体可以有腰背痛、疲劳、虚弱、头晕、便秘、食欲不振等多种表现。李菲直言,多数症状都不够典型,容易被误认为是老年人常见的其它慢性病而被忽视,导致无法得到早期诊断,并指出,早诊早治是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上述多样化的症状,患者很可能在就医时到骨科、感染科或肾内科等科室就诊,而不是血液科。李菲教授表示:“多发性骨髓瘤的早诊需要患者认知并重视相关症状及时就诊,同时也需要相关科室的医生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综合患者的各种症状做出正确诊断,或及时转诊至血液科进行确诊。”

  几天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

  伴随着古丝绸之路的声声驼铃,佛教石窟艺术一路东传,上千年的光阴和信仰,在敦煌和大足之间镌刻出一条凝聚无穷智慧与匠心的石窟文化之路。大足石刻是继敦煌莫高窟之后,中国第二个石窟类世界文化遗产,有“北敦煌,南大足”的美誉。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始建于初唐永徽年间,光阴流转,沧海桑田,斧劈刀凿延续不绝,5万余身雕像、10万余字铭文破石而出,集佛、道、儒造像艺术精华,是独具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石窟艺术的殿堂。让我们走近大足石刻,感受承载美好祈愿与人间烟火的艺术杰作。(牛爷工作室)

  乘着北京筹办和举办冬奥会的东风,中国冰雪运动开启新篇章。短短几年间,依托跨界跨项选材、科技助力备战,从109个冬奥小项的约1/3在我国是空白,到“全项目开展、全项目建队、全项目训练”。9金4银2铜、位居金牌榜第三,不仅创造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冬奥会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更彰显了党的领导和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表示,国家游泳中心场馆不仅向世界完美呈现了顶级冰壶赛场,更为奥运历史提供了可转换、可持续利用的“双奥场馆”中国方案。在后冬奥时代,“水立方/冰立方”通过“水冰双驱”引领多元发展,全面兑现双奥场馆造福人民的承诺。(完)

  “泉州无骨刻纸料丝花灯是李尧宝刻纸的一大展现形式。”黄丽凤告诉记者,这种由她外公、刻纸大师李尧宝首创的花灯,通体没有骨架,用刻纸技艺完成局部装饰,其中还包含闽南古建筑、古家具特色彩绘,并镶嵌玻璃料丝工艺,十分精美,别具一格。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2月4日电 当地时间3日,在美国猛犸山举行的2022-2023赛季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世界杯分站赛上,中国队在谷爱凌因伤缺阵的情况下,小将张可欣发挥出色,以93.50的高分夺冠。

黄琬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