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小麦最高百亩方亩产新纪录诞生

来源: 齐鲁晚报网
2024-06-02 00:33:00

  中新网杭州6月1日电(记者 王逸飞)6月1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消息,浙江农业之最小麦最高百亩方亩产新纪录日前诞生,达到551.16公斤/亩。

  此前,浙江农业之最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相关专家,对该省平湖市钟埭街道得稻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张良杰申报的120亩小麦进行测产验收。根据验收方法,专家组经现场查看后,选取三块1亩以上田块,采用收割机全田实割测产,折算成标准水分和净度后,测得百亩方平均 亩产551.16公斤,打破2022年由张良杰自己创造的542.25公斤/亩的浙江农业之最纪录。

  张良杰介绍,“这次能有这么好的成绩主要是良种良法的合理配套。首先是品种好,选用了浙江省的小麦品种‘浙华1号’。此外我们还通过提高整地播种质量、深沟配套、机械条播栽培、封草控草害、增施叶面肥等技术来实现高产。”

  “‘浙华1号’是我们根据浙江特色自主研发的品种,它植株较矮抗倒伏,分蘖强、有效穂多、丰产性好,抗白粉病和锈病,非常适合在本省种植。”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副研究员朱靖环说。

  近年来,浙江通过推广良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与农艺融合,为小麦创高产探索出了一条有效路径。

  另据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业务调度数据,截至5月30日,浙江全省收获小麦209.18万亩,进度为69.20%;收获油菜207.61万亩,收获进度为97.10%。(完)

  第二,都是突出体现“通”字。“一带一路”的“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或者“三通”,即基础设施“硬联通”、标准规则“软联通”、人民“心联通”,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循环”。通过“五通”或“三通”,打通国内外的商品、要素市场,优化配置沿线国家的既有资源。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则是畅通,打通各市场要素在循环中的堵点、痛点。这两者都通过一个“通”字,促进我国经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业链和供应链保持一定的韧性。

  九州通董事会秘书刘志峰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12月份,九州通专门成立疫情物资保障指挥部,发挥全国仓储物流优势,协调调配资源,努力保障防疫物资的配送供应。公司各地物流中心加班加点、几班倒不间断运作,仅湖北地区就投入1500名配送人员,保证物流配送能力,全力保障医疗物资配送供应。

  元旦假日,北京市属公园干部职工坚守岗位,公园游客服务中心话席服务全部开通,减少游客咨询等待时间。室内商业经营网点全面开放,为市民游客提供温馨服务。目前,国家植物园卧佛寺蜡梅陆续进入花期,预计花期持续至3月初;市公园管理中心第九届冰雪游园会也将持续到2月,让更多市民游客体验冰雪乐趣。(完)

  从环新街口商业聚集地的热闹跨年夜,到各处新兴购物广场里的时髦首店,南京民众逛街购物欲被极大地激发起来。“2022年南京共引入品牌首店295家,较2021年增长68.6%,南京的核心商圈变得更加新鲜、潮流、国际化,满足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张志超说。

  “憋得慌。”

  南海之滨,海南加快推进自贸港建设。在文昌市,一块面积约为93亩的土地正在进行地质勘查。不久后,它将摆上“土地超市”,等待企业挑选。

刘家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