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对“脱钩”不买账 外企竞相与中国“挂钩”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11 08:53:14

  中新社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 李晓喻)近期德国等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大国博弈加剧背景下,外企对与中国“脱钩”并不买账,多数外企正在加紧与中国“挂钩”。

  德国经济研究所在其根据德国央行数据撰写的一份报告中称,2023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19亿欧元,同比增长4.3%。同年,德国对华投资占德国海外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10.3%,为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报告还称,德国企业在中国过去三年的投资额大致相当于其2015年至2020年的投资额。

  另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23年法国、英国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84.1%和81.0%;澳大利亚去年对华投资也有17.1%的同比增幅。

  外企对与中国“脱钩”不买账,一大原因是中国经济韧性强劲。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126万亿元人民币,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这个数字不仅远超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也名列前茅。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24年至2028年,中 国经济增速不仅将继续显著高于发达经济体增速,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中也将位居前列。

  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意味着投资中国将带来巨大的利润空间。在全球经济复苏步履维艰之际,这对外企而言极具吸引力。

  中国贸促会此前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2023年四季度超九成受访外资企业预期未来五年在华投资利润率将持平或有所提高,环比上升约5.8个百分点。

  用德国经济研究所报告作者马蒂斯的话说,德国企业特别是大公司,仍将中国视为正在增长的庞大市场,并计划把更多业务放在中国,以对冲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带来的风险。

  中国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也使外企更愿意深耕中国。去年,中国商务部举办了十多场外资企业圆桌会议,面对面了解企业的建议诉求并持续推动解决,共有400多家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协会参加。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说,外企表示这些活动解决问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展现中国开放决心和欢迎外资的态度。

  在大国博弈加剧背景下,要让更多外企愿意与中国“挂钩”,中国需付出更多努力。

  这次改革将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主要包括:完善发行承销制度,约束非理性定价;改进交易制度,优化融资融券和转融通机制;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健全常态化退市机制,畅通多元退出渠道;加快投资端改革,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同时,支持全国股转系统探索完善更加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制度。

  据悉,自2013年起,包括丰田、本田、宝马在内的多个汽车品牌就因高田气囊在全球范围多次展开召回,故障原因都是由于安全气囊中的气体发生器。

  增强了市场主体活力——2022年,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1315万户。截至2022年末,全国涉税市场主体总量达8407万户,较2021年末增长6.9%。

  所谓“进”,就是要瞄准高水平、导向性,支持推动国有资本协同合作,促进固链、补链、强链、塑链;“退”就是要持续推进央企“两非”(非主业、非优势业务)“两资”(低效资产、无效资产)业务退出,做好产能过剩行业整合。

  皇台酒业业绩的变化,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2022年5月和9月,深交所先后发出关注函,要求皇台酒业解释业绩变化的合理性。

  这样的热爱与参与,也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源头活水。怀着这样赤诚的热爱,保持这样大众参与的氛围,足球运动的基石便会打得更牢。会有更多的人爱上足球,足球也会成为更多人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无论是相关人才的诞生、还是竞技上的成果,都会水到渠成。

陈雅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