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中国行 | 突出一体化和高质量 四川打造西部创新高地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5-28 10:46:14

  央视网消息:四川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突出工业主导作用,强化三次产业联动,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不久前,由中车成都制造的中国首列氢能源列车在长春进行了时速160公里的满载运行试验。数据显示,列车每公里运行能耗仅为5千瓦时。相比目前高铁列车采用的电力系统,大大降低了能耗比。

  氢能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氢能电池通过氢氧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驱动机车,具有能量密度高、使用过程清洁等优势,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氢能汽车的上游环节,四川东方电气公司已将氢燃料电池的实际运行寿命提升到了1万小时。

  为了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四川成都启动了成渝两地绿色“氢走廊”,累计投入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440辆,建成加氢站15座;并在全市公交、物流、环卫领域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应用,助推氢能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加强科研创新、补链强链,四川还在多个产业行业方面加强战略协同、规划联动。四川绵阳这个工业园区,就在多个领域与成都形成了研发、生产的良性互动。

  今年,四川布局21个市州经济带,持续推动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巩固实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力争到2027年全省工业规模突破10万亿元,新型工业化取得明显进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月27日上午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在介绍“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 切实担负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四川使命”时表示,四川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努力为全国稳增长作出贡献。

  黄强表示,作为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总牵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突出“一体化”和“高质量”,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联手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共同打造西部科学城和西部金融中心。2023年“双圈”经济总量达到了8.19万亿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腹地的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四川拥有全部41个工业门类,在川高校137所、科研机构369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达到205个。立足于此,四川开展前沿科技攻坚突破行动,启动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壮大3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四川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 擎,电子信息、食品轻纺、能源化工3个产业规模超过万亿元;2023年,工业投资增长22.3%,铁路、公路投资全国第一,在建水利工程总投资为历史之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进出口保持全国第八位。

  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方面,四川加快建设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是全国水电第一大省,天然气(页岩气)资源量、年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同时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努力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得益彰。

  “从政策来看,高职专科学生专升本经历了从放开到紧缩控制再到放开的一个过程。”梁挺福介绍,专升本政策缘起于1999年,在2006年及2010年严加把控后,2020年,为稳定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等部门扩大多层次高校学生招生比例,其中也包括“专升本”招生计划。该年,教育部扩大专升本招生规模至64.8万人,同比增加32.2万人。2021年,“专升本”计划升至81万人。

  “如果有机会我想去尝试端茶倒水的服务行业,或者做个外卖员,去体验服务别人的感觉。”当聊起自己未来有可能的“跨界”尝试时,杨力维的天马行空很容易让周围的人跟不上节奏。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王晋斌对贝壳财经表示,双边贸易中使用本币结算实际上是货币国际化里重要的基础,中巴之间同意用自己的货币来进行结算,实际上对双方货币的国际化都是有利的。

  中国人对烧烤的痴迷,可以说是自远古走来,绵延至今。新疆喀什、辽宁锦州、云南昭通、黑龙江齐齐哈尔、四川西昌、吉林延吉等地都因烧烤出名。而作为中国人口大省的山东,更有“被低估的烧烤圣地”之称。济南烧烤、青岛烧烤和淄博烧烤并称山东烧烤的三大派系,可为何独独淄博“火出圈”?

  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核举措也让广大游客看到了淄博这座城市满满的诚意,淄博的旅游热度随之快速上升:最美书店海岱楼钟书阁、唐库文创园、中国陶瓷琉璃馆、齐文化博物馆、周村古商城……这些或传统或时尚的景点,都被列入了“串粉儿”的旅游攻略中。

  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致欢迎辞时表示,在珞珈山最美时节,马英九先生一行来校参访,两岸青年汇聚东湖之滨,开启交流新篇章。武大历代学人在两岸交往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武汉大学积极参与推动两岸教育、学术、青年交流,努力为台湾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希望两岸青年加强交流,同心同行、携手打拼,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绽放异彩。

陈雅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