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中国经济“飞得更高”

来源: 新华社
2024-06-13 00:50:48

  【光明时评】

  作者:陈 城

  日前,中国民航局发布《2023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从运输航空、通用航空、运输效率与经济效益、航空安全与服务质量、教育与科技创新等12个方面展现了2023年中国民航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民航行业运输生产安全有序稳健恢复,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各项生产运行数据较上年呈快速增长态势。

  2023年,我国共有定期航班航线5206条,定期航班国内通航城市(或地区)255个(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我国航空公司国际定期航班通航57个国家的127个城市。在世界各大飞机制造商的未来展望预测中,我国始终是全球最大民航市场之一。这样的预测是基于我国民航运输市场体量做出的,上述数据就是重要体现。全球最大民航市场有着多重含义。成为全球最大民航市场,需要有足够多的定期航班航线,需要有相应数量的机场设施支持,需要有足够数量规模的飞机投运,需要有庞大的客运消费群体和航空物流需求。机场建设拉动基建投资,飞机购买租赁提升工业制造业水平和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整体看,正是依托我国经济发展速度 和人口规模,我国得以成为全球最大民航市场之一,并因此促进生产资料高速流动,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民航业发展,最核心的依旧是服务旅客。我国高铁运营里程与日俱增,高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形成了对民航市场的有效竞争。“无纸化”便捷出行、安检效率、服务投诉响应率等,都是影响旅客选择出行方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高铁达速运营使城市间通行时间缩短,对民航市场的冲击越发明显。民航业要长远发展,就必须关注提升航班准点率、提升旅客乘机便利度、提升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此外,在制造业升级大背景下,进一步提升航空物流能力,也能不断扩大民航市场,助推我国相关优势产业出海,织密全球贸易网络。

  岛内舆论认为,从苏贞昌的辞职时机及已公布的人选名单来看,民进党内部存在诸多派系与权位算计。陈吉仲、薛瑞元、王美花、林右昌等多位行政团队成员都有“黑历史”。此波人事安排并非以专业及经济优先,可说是派系平衡下的妥协名单,遑论“用人唯才”。当前岛内“党”“政”貌合神离,相关调整只是为避免“政治跛脚”而作出的挣扎。

  “人工智能科技在改变人类的许多形态,‘抢工作’是必然的。”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促进会会长、中国市民卡工程之父张旭光说,生成式AI的运用是人工智能层面的“机器换人”,“当然,新的业态也会由此生成,会诞生成千上万级的新职业岗位。”

  并非患者想象出来

  “设备和装配工人都就位了,明天就可以全面复工,项目预计4月份进入试生产,6月前就可以把产品供向市场。”1月29日,在黄砂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天泰(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化纤级钛白粉项目负责人王军对项目的顺利进展充满信心。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山东国资国企结合省情实际,精心组织实施、谋划、推进,实现高质量收官。尹刚说,各省属企业、各市均制定了三年行动任务台账,逐项任务明确工作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截至2022年底,山东省级层面106项改革任务,16个市涉及的1062项改革任务全部完成,实现圆满收官。在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两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评估中,山东均列A级。

  “处置警情是通力合作的过程,有了这个报警电话,能明显感觉到警情比以前多了,但都是些找人找物的小事。”老谭说。

郭星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