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从单一育苗到全链养殖 30万条太康鱼“游出”致富路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09 03:44:02

  中新网周口6月7日电 (刘鹏 李海珠)6日下午,在河南周口太康县老冢镇的一家水产养殖基地,女工张会芳熟练地将饲料撒入鱼塘,成群的鱼儿争相抢食。

  我国水产养殖产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随着农业技术和运输条件的发展,中原地区也开始涉足一些特色水产养殖。近年来,太康县通过政策引导、金融扶持、技术帮扶等措施,帮助村民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成为增收的“聚宝盆”。特别是该县的老冢镇,通过废旧坑塘改造利用、推广特色养殖等多种方式,走出了一条农业增产、村民增收的乡村致富路。

  此前一直从事小规模育苗养殖的安阵,于2022年在老冢镇成立了渔夫燕水产良种养殖基地。经过不断探索与研究,养殖基地从最初的单一育苗逐步实现了全链条供应,目前已建设各类养殖池72个,有各类鱼超30万条。

  “千万不能小看鱼类养殖,里面的利害太多了,水温高低、饲料配送、氧气浓度等都需要时刻关注。”据安阵介绍,为了提高存活率,他的养殖基地购买了可实现24小时动态监控的先进设备,还配备了专用水车、液态氧等材料,司机在运输过程中可关注氧气供给,一般情况下存活率能达到95%。同时,养殖基地还与郑州的水产专家建立战略合作,助力当地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安阵介绍,养殖基地的水产品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江苏、山东等地。今年鲈鱼和石斑鱼价格上涨不少,基地跟福建、山东等地需求较大的经销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养殖品种和规模。现在 基地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按照这样的形势年收入或能达到1000万元。

  好的经济效益也带动了当地人口就业。据了解,安阵的养殖基地现有工人50多名,仅今年就新增了11人,女工主要负责母鱼挤卵、投料等工作,男工体力活较多,如水池清洗、撒网捕鱼等。男女工全部包吃包住,男工月工资5000多元不等。

  “我在这里一年多时间了,每个月能拿2000多块钱,虽不算太高,但几乎没什么开销,而且回家只要几分钟,平常照顾家人也方便,我觉得比出去打工强。”张会芳说道。

  安阵的养殖基地是近年来当地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典型之一。据了解,截至目前,老冢镇的特色养殖已带动周边群众400余人,帮助村民实现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良好的市场形势带给安阵更大的信心和干劲。他正逐步扩大规模,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提升养殖水平,继续为更多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乡亲一起增收致富。(完)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7/577118.jpg" alt="过年|返程行李有多重?装满的是沉甸甸的美食,装不完的是家人的牵挂" />

  第一站是特码港,是西非重要的枢纽港,施工海域土质为硬度60兆帕的岩石,普通挖泥船束手无策。“当时整个亚洲,只有‘天鲸号’具备施工条件,这也是这艘船来这里的原因。”时任大副冉纲强回忆道,陌生的国度、不佳的环境、复杂的施工条件,让不少船员吃尽苦头。

  据了解,238名返岗务工人员来自云南昆明、大理、保山、普洱等地,将输转至福州市的8个县(市、区)的28家重点企业。

  春节期间,天津约有4万家以上餐饮场所持续提供餐饮服务,更多大众餐饮、特色餐厅连市经营,为市民游客提供丰富就餐场所和各国美食。监测的32家餐饮企业日均营业额超242万元,同比增长51.1%,较2019年增长1.2%,日均客流1.1万人,同比增长60%以上。

  这是距离拉萨市区135公里外的拉日高速公路普巴隧道的施工现场,隧道全长3795米,围岩情况复杂,其中最难的五级围岩有1175米。一般情况下,每次爆破只能向前掘进200米左右,隧道的平均海拔在3900米,施工难度不小。

  长线出游热

张心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