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水位上涨 水鸟总体繁殖种群未发生改变

来源: 中文网
2024-06-13 21:22:44

  中新社西宁6月12日电 (记者 李江宁)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处副处长孙建青12日向中新社记者表示,监测数据显示,青海湖水位上涨后,水鸟总体繁殖种群未发生改变。

  “青海湖水位上涨造成部分水鸟栖息地面积缩小,比如三块石上的水鸟栖息地面积缩小后,水鸟数量较往年有所减少,但水鸟会在青海湖区域内重新寻找新的繁殖地进行繁衍栖息。”孙建青说。

  近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开展夏季水鸟繁殖期专项调查。此次调查增加了本年度青海湖湖中岛屿水鸟繁殖地的首航监测,通过对鸟岛、海心山等24个主要鸟类栖息地的监测,共监测到水鸟47种,数量43400余只。

  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在青海湖三块石、海心山共监测到水鸟4种,数量5900余只,同比总体数量有所减少,这与青海湖水位上涨淹没巢区有关。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世界高原内陆湖泊湿地类型的典型代表,涉及中亚—印度和 东亚—澳大利西亚两条国际候鸟迁徙路线,生态地位极其重要。

  记者了解到,此次在青海湖三块石、海心山共监测到普通鸬鹚4200余只、渔鸥700余只、斑头雁900余只、棕头鸥100余只。还监测到包括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颈鹤60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颈鸊鷉392只、大天鹅10只、角鸊鷉5只。

  同时,监测到斑头雁、棕头鸥、渔鸥、普通鸬鹚、凤头青海湖五大繁殖夏候鸟3.77万余只,较去年同期总体数量有所增长。斑头雁、渔鸥、普通鸬鹚幼鸟已孵化出壳,除棕头鸥外基本进入繁殖后期。(完)

  薛瑾 黄一灵

  一场梦幻的太空探索之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邹文秀介绍了东北黑土地开垦以来土壤肥力发生的各种变化,与大家探讨如何实现黑土地的保护利用,重点介绍了“龙江模式”在服务于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和“黑土粮仓”科技会战起到的重要作用,让观众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深刻意义。

  人文交流是连接中菲两国关系的重要纽带,而马科斯也亲身参与、见证了中菲关系发展历程。1974年,17岁的马科斯跟随时任菲律宾第一夫人的母亲伊梅尔达访问中国,留下两国交往的佳话,开启了现代中菲关系的“破冰之旅”。

  凡在郑州市中心城区具有合法稳定就业或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不受社保缴费年限和居住年限的限制,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可以在郑州市申请登记城镇居民户口。

  在充分论证了月球熔岩管内建造月球基地的可行性后,研究团队将在重庆利用溶洞模拟月球熔岩管进行验证研究。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华盛顿1月2日电 奉调回国的中国驻美大使秦刚1月2日向全美侨胞致信告别。他回顾在美工作18个月与美国侨界的接触互动,并向全美侨胞表达感激与期盼。

杨惠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