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有关部门建筑垃圾失管失察 一些地方违规倾倒问题突出

来源: 奥一网
2024-06-06 11:35:15

  典型案例 | 重庆市有关部门建筑垃圾失管失察 一些地方违规倾倒问题突出

  2024年5月,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重庆市发现,重庆市一些地方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专项规划缺失,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资源化利用推进不力,违规倾倒问题突出。

  一、基本情况

  重庆市建筑垃圾产生量大,有关部门和一些地方对建筑垃圾管理底数不清,处置利用场所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不到位,行业发展无序,违规处置问题突出。

  二、主要问题

  一是行业管理缺位。督察发现,重庆市41个区县(含开发区)中,有36个未制定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工作长期无规可依。虽然制定了《重庆市中心城区建筑垃圾治理专项规划(2021—2035年)》,但落实不到位,明确至2023年应新增的16个建筑垃圾处理重点实施项目,截至督察进驻时有3个项目未开工建设,9个项目仍处于前期筹划阶段。重庆市有关部门底数不清,先后3次向督察组提供全市建筑垃圾产生、处置情况,数据前后不一、台账混乱。督察发现,轨道交通15号线3标段项目部违反施工期不设弃渣场要求,在渝北区玉峰山镇双井村临时用地,擅自设置工程弃渣场,且未建设拦渣坝、防洪沟槽等设施。

  二是分拣缺失难以资源化利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相关部门应建立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规范建筑垃圾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行为,推进综合利用。督察发现,重庆市一些地方建筑垃圾未采取前端分拣措施,资源化利用项目推进缓慢,综合利用难以实现。规划于2022年新增的跳蹬装修垃圾分选项目、界石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还处于规划和选址阶段。原定于2021年建成投运的主城区装修装饰废弃物填埋场一期项目,截至督察进驻时仍未投运。

  部分已建成项目长期低负荷运行。据统计,重庆市已建成建筑垃圾年处理能力995.7万吨,但2023年实际处理量仅329万吨,占总处理能力的33%。重庆环卫集团渝北、南岸两个建筑垃圾消纳场设计年处理能力共140万吨,2015年建成投运后,共处理建筑垃圾约55万吨,年均运行负荷不足10%。北碚区重庆循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年处理能力67.5万吨,2020—2023年平均处理量为17.2万吨,年均运行负荷25.5%。

  三是违规倾倒生态破坏问题突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建筑垃圾,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督察发现,重庆市一些地方违规处置和倾倒建筑垃圾问题突出,严重破坏生态环境。2021年以来,全市共巡查发现建筑垃圾“黑渣场”132个、违规倾倒点2071个。督察进驻后已收到涉建筑垃圾倾倒信访举报99件,群众反映强烈。现场督察发现,涪陵区在开展矿山生态修复过程中,将约110万立方米未经分拣的建筑垃圾混合填埋到王芳采石场矿坑中,且未建设防渗、排水、挡墙等设施,现场污水横流,存在较大环境风险。南岸区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建设项目上塝湾消纳场未按要求建设挡墙、排水等设施,超范围实施渣土填埋,破坏林地3.8亩、园地1.9亩。

  巴南区重庆普乾建材有限公司未办理相关手续,擅自设置建筑垃圾消纳点,现场分拣物料和压滤泥渣随意堆存,未采取任何污染防治措施,环境风险隐患突出。

  三、原因分析

  重庆市有关部门和一些地方对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认识不足,建筑垃圾处置工作推进不力,监管缺位,建筑垃圾长期得不到有效处置。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生态环境部官方微信)

  从抗击埃博拉病毒到防控黄热病、鼠疫再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同国际社会一道,密切公共卫生领域交流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为维护各国人民健康作出贡献。

  烟台黄渤海新区先后引入华为云、京东云、百度云、清华紫光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培育出恒远科技、国工智能、渤聚通等本地垂直行业企业,建成了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初步构建起工业互联网及数字产业生态。去年,全区共实施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项目30余个,获批“平台+园区”“智能工厂”“绿色工厂”“数字车间”“设备上云”等市级项目20余个。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上海2月10日电 (王笈)由意大利歌剧导演马可·卡尼蒂与中国导演杨竞泽首度合作、联合执导,上海歌剧院全新制作的歌剧《波西米亚人》10日晚在上海大剧院首演。

  她说,如果养宠家庭觉得自家狗狗性格很好,且狗主人非常愿意从事公益活动,就可以为狗狗报名“狗医生”考试。“在考试的现场,会去看一下狗狗的性格,是否适合做‘狗医生’,一切考试的原则一定是遵从动物福利和狗狗天性,我们不会特地去训练这只狗狗。”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轮回,在汗水和智慧的浇灌中,神州大地处处一片欣欣向荣的好光景。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春的讯息,是春耕备耕的“号角”,是人民群众追逐新梦想的开始。当前,从南到北,一片热闹的耕耘景象,不管是陆上春耕,还是水上春耕,在不同的坐标、不同的田块中,我们看到的忙起来的春天、动起来的中国,满怀对新一年的期盼,着力提升粮食耕种的科技含量,在农技赋能、机械化生产、智慧农业等新的耕种模式中,用科技之光照亮希望大地,让新一年粮食丰收的底气更足。

  近5亿年来,地球上共发生过5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其中,2.5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生物大灭绝事件最为严重,造成逾80%海洋生物物种灭绝,并促使海洋生态系统从古生代类型向现代类型转变。

赖乃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