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兰州段举行水上交通应急搜救综合演练

来源: 南方网
2024-06-21 20:07:09

  中新网兰州6月20日电(记者 冯志军 李亚龙)快艇应急征召、羊皮筏子倾覆自救、快艇碰撞乘客意外落水救援、巴士船舶航行中突发机械 故障失去动力应急救援、汛期趸船走锚脱缆应急救援、船舶失火以及被困人员转移……2024年甘肃省水上交通应急搜救综合演练20日在黄河兰州段举行。

  由甘肃省交通运输厅与兰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此次演练,主题为“交通使命 畅安水路”,现场设置的多个救援科目,构建了黄河兰州段可能发生的水上交通应急救援突发事故情景,圆满完成了从险情收集、指挥部署、科学救援等全要素的应急处置流程。

  本次综合应急演练出动了执法船、游船、快艇、冲锋舟在内的各类船艇19艘,水上遥控救援机器人和无人机也投入了演练。兰州水运集团、兰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兰州市公安局水上派出所和部分民间救助团体150余人参加了演练。

  据了解,水上机器人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方便高效,行驶速度可达15公里每小时,最大载重约为150公斤,遥控距离约为500米,同时可携带救生圈、救生拉环等简易救生器材。

  甘肃省水运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晟介绍说,目前,甘肃省内河通航里程910.7公里,各类船舶908艘,持证船员1018人,水运企业36家,民间水上救助站39家,水路运输主要集中在兰州、临夏、白银、陇南四个地区,以旅游运输、短途客运和渡运为主。

  “我们将及时总结本次演练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水上应急处置程序,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加大水上救助装备建设,不定期开展不同层级的水上应急救援演练,不断提升水上救助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李晟表示。(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气象改善民生福祉更有温度。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达99%,气象影视服务覆盖人群超10亿,气象科学知识普及率达80.2%,公众满意度达93分,群众气象服务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

  除此之外,虽然从国家到地方都在为科研人员“减负”,但是目前一些非学术性、不必要的“不合理负担”依然存在,甚至还可能出现了新的“变种”,这也需要及时通过后续的“减负行动”来查漏补缺。

  龙湾遗址位于湖北省潜江市,由已探明的22座宫殿夯土台基组成,还包括多座层台建筑,是迄今发现的东周时期建造规模大、规格高、延续时间长、建筑形式独特、保存完好的楚国宫殿建筑基址。

  “以前经常在马路边等活儿,受疫情影响,好久没事做了。”家住合川区新华社区的居民张成,不久前通过合川区零工市场找到了在一家建筑企业当电工的工作,每天能拿到300多元日结工资。

  文化修养很重要

  当前,新冠疫情反复延宕,世界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全球治理严重缺失,粮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机叠加,人类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张冠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