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眼丨风雨之后见彩虹,读懂习近平主席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

来源: 网易网
2024-06-11 10:08:34

  这些年,每年最后一天的晚上7点,一个温暖的声音,都会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从北京传向全球。这就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新年贺词。

  又是一年辞旧迎新时。我们应该怎样回望2023年?又该如何迎接2024年?新一年的贺词里,就有着“怎么看”“怎么干”的鲜明答案。贺词里,还蕴含着习主席的“深情告白”。

  01

  一份“年终总结”:2023年怎么看

  你要读懂新年贺词,就不能只读新年贺词。

  在发表2024年新年贺词之前,习近平主席近期在多个场合已经作过2023年的“年终总结”。

  12月中旬,习主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全面总结了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12月下旬,他主持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用“来之不易、可圈可点”8个字总结过去一年的成绩。会上透露,2023年我国“圆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就在发表新年贺词前两天,习主席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再谈“来之不易、可圈可点”。他说,这一年“我们在化危机、闯难关、应变局中创造了新机遇、赢得了战略主动,极大地增强了信心和底气”。

  在新年贺词中,这份“年终总结”愈加可感可及,生动而具体。

  习主席开宗明义地说,“2023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大家记住了一年的不易,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风雨之后见彩虹。“沉甸甸”“不易”“信心”,令人感同身受。

  在新年贺词中,习主席用四段话为“来之不易”的2023年“列提纲”——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我们走得很有力量”“我们走得很见神采”“我们走得很显底气”。

  坚实,源自经济大盘稳健。习主席说,“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

  力量,源自科技自立自强。习主席说,“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

  神采,源自触目可及的万千气象。习主席为“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点赞。

  底气,源自生生不息的伟大文明。习主席感慨:“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在新年贺词中,习主席还用一系列成就为“可圈可点”的2023年“划重点”。

  从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到粮食生产“二十连丰”,从国货潮牌、国产新手机,到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从假日旅游、电影市场,到“村超”“村晚”、低碳生活,习主席如数家珍。

  还有一些成就,堪称“显眼包”。C919大飞机,从2015年“总装下线”、2017年“飞上蓝天”,到2022年首架“正式交付”,再到2023年“实现商飞”,习主席四次在新年贺词中谈到。

  神舟家族,也是屡有提及。从2016年神舟十一号“遨游星汉”,到2022年“神舟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接力腾飞”,再到2023年“神舟家族太空接力”,习主席念念不忘。

  这些沉甸甸的收获,这份干货满满的2023年“年终总结”,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2023年12月上旬,习主席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说,“今年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工作成绩,充分印证了中共中央对形势判断和相关决策的正确性预见性。”

  12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凌霜竹箭傲雪梅,直与天地争春回。

  02

  一份“新年计划”:2024年怎么干

  总结2023年,是为了更好地开启2024年。

  2024年怎么干?我们有清醒的判断。

  在此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主席先后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

  在新年贺词中,习主席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4年怎么干?我们有明确的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习主席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要求贯穿各项工作之中,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习主席再次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实现经济行稳致远。

  2024年怎么干?我们有清晰的路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在新年贺词中,习主席再次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增强经济活力,以更大力度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

  2024年怎么干?我们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前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 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03

  一份“深情告白”:巍巍中华 人民至上

  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既谈国事,也话家常。

  两年前,习主席曾在新年贺词中说,“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种种不易,作为中国大家庭的“领头人”,他都看在眼里。

  新年贺词中,习主席三次谈到“风雨”。他说,“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一些群众就业、生活遇到困难,一些地方发生洪涝、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这些我都牵挂在心。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我深受感动。”

  习主席由此发出感慨:“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新年贺词中,习主席两次谈到“压力”。他说,“现在,社会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

  习主席由此作出宣示:“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就在几天前,习主席曾强调,要“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要“让每一位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创新创造者都有梦想成真、人生出彩的机会”。

  与“压力”呼应的是“活力”“动力”。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从经济区域的“活力脉动”,到社会现象的“活力四射”,从勃发奔涌的“创新动力与发展活力”,到“增强经济活力”,习主席先后5次谈到“活力”。

  只有充分激发社会个体和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创新活力,才有个人的梦想成真、人生出彩,才有企业和单位的红红火火、蒸蒸日上,也才有国家的活力满满、热气腾腾。

  每一年的新年贺词,都是习近平主席面向人民的深情告白。

  2021年12月,习主席在同外国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时说,“我常说,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的根本执政理念。”

  2023年这一年,习主席多次出席重要会议,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他在会上宣示,“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

  这一年,习主席15次展开国内考察和实地听取地方工作汇报。他在考察途中说,“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永远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这一年,习主席忙里忙外,先后4次出访,跨越4大洲。他在国外演讲时说,“在人民中间让我觉得踏实,同人民在一起让我有力量。”

  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习主席再次表达:“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他说,“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监制丨申勇

  主笔丨龚雪辉 辛乔

  策划丨王哈男

  记者丨王子杭 韩锐 钟信伟 范凯 薛冠南 金雨秋 江易

  视觉丨陈括 张晶 王海涵

  编辑丨王尊

  2023年1月2日晚,市值不足40亿元的富春环保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以4.53元/股的价格,向唯一发行对象——公司控股股东南昌市政公用集团发行不超过约2.6亿股(含本数),拟募集不超过8.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公司表示,本次控股股东拟全额认购将进一步增加对公司持股比例,稳固公司控制权,表明了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前景抱有信心。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5/1700788123.gif" alt="" />

  辽宁将2023年作为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提出始终保持“拼”的干劲、“抢”的状态、“争”的劲头、“实”的作风。

  两岸宗亲一谱牵。以上小故事发生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客家族谱博物馆族谱之前赴台巡展过程中,入编闽西文史资料《客家祖地与台湾》专辑中。《客家祖地与台湾》由政协龙岩市委员会和闽西客家联谊会联合编著,于正在召开的龙岩市“两会”期间出版。

  去年,受俄乌冲突引发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推动,黄金价格在一季度曾接近历史记录高位。但此后,随着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央行同步开启逾四十年来最为激进的紧缩周期,加息提高了持有美国国债的收益,降低了黄金的吸引力。

  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近三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疫情形势变化,立足全局、着眼大局,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因时因势不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建立起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各地区各方面各负其责、协调配合,集中统一、上下协同、运行高效的指挥体系,为应对疫情提供了有力保证。从农业生产到企业运转,从城市保供到交通保障,各行各业密切协作,全国上下风雨同舟,14亿多人民守望相助,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筑牢了应对疫情的基础,赢得了抗击疫情的信心。苏丹阿布欧舍友谊医院院长穆斯塔法由衷感慨,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勠力同心,令人感动、钦佩。

林诗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