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成功培育金滩柽柳苗15万株 海岸带生态修复又添“利器”

来源: 知识网
2024-06-21 21:51:24

  中新网广州6月21日电(唐贵江 冯建奎)6月21日,记者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获悉,位于广东珠海的南方柽柳园已成功培育15万株金滩柽柳苗且长势良好,打破长期以来的“南红北柳”格局。南方既有红树林又有柽柳的“南红南柳”局面将逐步形成,广东海岸带生态修复又新添一枚“利器”。

  据介绍,2019年8月,海洋生态专家余兴光、刘怀等在珠海市金湾区南水镇西滩和打鱼嘴一带沿海滩涂考察时,发现自然分布的柽柳本土原生植物群落,且长势良好 ,并发现部分10-15年自然存活下来的植株。这是首次在华南沿海地区发现规模性野生柽柳资源,引起专家和当地政府重视。

  经过人工采种繁育,根据山东省林科院专家刘德玺、徐金光初步鉴定结果,认定珠海市金滩柽柳种源系甘蒙柽柳的南方生态类型,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较北方柽柳有根本不同,已更好地适应了当地环境。

  自2020年开始,南方柽柳园与山东林科院合作,开展金滩柽柳新品种选育研究,目前已选育速生、抗逆、不同花色的优良新品系5个。今年4月25日,国家林草局正式向全国公布并颁发金滩柽柳新品种证书。

  刘德玺表示,柽柳是柽柳科柽柳属树种的总称,全世界约90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内蒙古及华北地区,是沙漠、盐碱地和沿海滩涂区不可代替的重要生态树种。近代以来,在华南沿海地区如深圳、珠海沿海滩涂也发现有零散柽柳。

  为加大繁育力度,2020年,余兴光、刘怀、林光开等人推动在南水镇建成200亩的南方柽柳园。园区保存金滩柽柳种质资源15个类型60余份,并以此为基地进行苗木繁育、新品种选育和栽培试验示范,系统掌握了本土柽柳培育与种植技术。

  目前,南方柽柳园已成功培育15万棵金滩柽柳苗。并在广东部分沿海地市成功移植栽种且长势良好。据观测研究,金滩柽柳性状稳定,适应南方海洋气候特点,具有抗盐碱、抗旱、抗风、抗海雾海潮、抗病虫害等扛逆性强特点。

  6月19日,金滩柽柳蓝碳研究基地在珠海市金湾区金滩柽柳生态公园揭牌。该基地由珠海市金湾区南水镇政府、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珠海市鑫洋生态科技公司共建,致力打造全国首个金滩柽柳蓝碳研究应用示范平台。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主要负责同志在参加金滩柽柳蓝碳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时表示,金滩柽柳蓝碳研究基地是产学研用的重要研究平台,对发展蓝碳科技、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希望共建单位加强协作,把金滩柽柳蓝碳研究基地打造成全国有影响的品牌。

  截至目前,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副主任贾后磊团队已在南水和入海口生态修复项目柽柳林内,建立一处海洋蓝碳定位观测站,该站专家人才队伍实力雄厚,装备先进,将极大提升海洋、柽柳蓝碳研究水平,并为国家提供大量相关科学数据。

  余兴光告诉记者,珠海金滩柽柳已在海岸带生态修复项目中成功应用。从2019年的一棵苗、一棵树,到目前建成一个南方柽柳苗圃园和体现我国目前唯一以南红南柳为主要特色的本土植物构成的海滨生态公园,打造形成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态环境需求绿意生态空间,形成了一道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的靓丽风景线。

  余兴光表示,希望通过充分发挥柽柳生态产品、景观产品和经济产品价值,以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为契机,力争到2025年在南水镇建成全国第一个柽柳蓝碳碳中和小镇,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海岸带蓝碳发展的示范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完)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座高度外向型的城市,除了工业,苏州外贸也陷入负增长。今年一季度,苏州进出口下降15.4%,也成为拖累GDP增长的重要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祁凡骅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我国干部管理是老、中、青结合的梯队建设,当前“70后”省委常委、“80后”厅级干部与“90后”处级干部已不鲜见。

  截至目前,包括24座万亿城市及2座奋力冲刺的“准万亿”城市在内,除泉州外,均已公布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其中,从增速来看,深圳“狂飙”,以10%的名义增速领跑;西安“突进”,实际增速高达7.6%,暂居万亿城市第一位。

  “深圳相比苏州转型步调是比较早的,目前的阵痛已经不明显了。”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近十年之前,深圳很多制造业就已经开始向东南亚以及像四川、湖南、广西等地区外迁,这些年看起来没有高歌猛进,但也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为今天的稳定发展打下了基础。与之相比,苏州尽管也正在腾笼换鸟,推动产业转型,“但是从结构调整来讲至少比深圳晚了五年”。

  大家关心的“林阳”目前在都江堰基地非参观区安静生活,健康养老;“林冰”和“嘟嘟”在雅安基地非参观区,平安健康,且“林冰”今年没有繁育计划。

  近年,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大城市为中心城市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又称“中三角”)加快协同发展步伐,优化轨道交通体系布局、推进居民身份互认、优质医疗资源共享等举措稳步推进。

张馨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