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87个旗县启动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18 17:42:38

  2023年10月,中国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决定从2023年11月起全面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内蒙古是文物资源大区,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109 9处,其中包括古遗址15240处,古墓葬3160处,古建筑452处,石窟寺及石刻47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759处,其他1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距今已经17年,现有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需要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摸清文物资源底数。”曹建恩表示。

  目前,内蒙古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已经转入实地调查阶段,文物部门对于2012年以来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由普查队员基于普查系统预置线索信息,逐一实地开展现场调查,采集文物基础信息。

  第一,休息和娱乐。休息权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人要学会休息和娱乐,而且休息和娱乐有其积极意义。在休息和娱乐的过程中恢复良好的身心状态,做好进一步学习的准备,这对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非常重要。

  (二)具有悔罪表现的;

  <strong>中国游客回归,是经济重要推动力</strong>

  穿梭在大兴安岭林海的这趟公益慢火车上,别样年味儿扑面而来。

  隧洞长173.76公里,小火车走了40多分钟,终于到了施工作业区。

  新时代的中国,“在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以文化自信的气度、海纳百川的胸怀,在交流中吸纳外来、在互鉴中发展自我,形成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创造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更加自信地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从而更好塑造和展现中国形象。在开展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从别人,而是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用中国话语讲述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真实全面立体自信的中国。在与世界各国各民族开展积极的文化交流过程中,我们的文化越来越丰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强大,文化自信力越来越增强。

简彦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