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残疾儿童康复联合体成立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09 16:11:14

  中新网邢台4月25日电(记者 李晓伟 )25日,京津冀三地残疾人联合会在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举办京津冀残疾儿童康复协作现场推进会,会上宣布成立京津冀残疾儿童康复联合体,签订京津冀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一体化协同发展协议,将惠及京津冀更多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标志着三地残疾儿童康复协作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京津康复资源富集的优势,助力河北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能力,京津冀三地残联加强残疾儿童康复、辅具适配服务、康复机构建设等方面的协同协作,河北各市残联与京津各区残联建立“一对一”结对协作机制,实现了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互认、服务信息共享。

  据了解,京津冀残疾儿童康复联合体下设肢体(脑瘫)、听力语言、智力残疾和孤独症儿童4个类别的专项联合体,分别聘请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等机构为总牵头单位,带动成员单位加强学科建设、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开展转诊转介、远程协作、服务标准一体化等协作,进一步推动三地康复机构深度合作,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会议议定积极推动京津冀康复人才一体化培养,利用线上合训与线下送训等方式,开展康复技术师资和骨干人才规范化培养,2024年实现线上培养不少于300人,线下培养不少于100人目标。本次会议同步举办京津冀孤独症儿童康复业务培训班,来自三地的80余名康复机构技术骨干人员参加培训交流。

  会上,三地残联还签署了京津冀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一体化协同发展协议,共建共享共用“互联网+”辅具服务平台,努力实现辅助器具线上申请审核、评估适配、购买结算等各项功能。研究制定统一的辅助器具服务标准、规范、产品供应商和服务机构准入标准等。持续完善辅具产品目录清单,不断优化产品研发及推广应用。

  据悉,河北省连续6年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列入全省20项民生工程予以推进,将运动疗法等14项康复项目单独纳入儿童门诊报销范围,为5.2万多名残疾儿童提供针对性康复救助,有力促进了残疾儿童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完)

  在刘勇的电脑里,有很多各种功能齐全的“程序模块”建成的“轨道库”。在团队人员的眼里,刘勇的“程序模块”永远是最好用的。任何复杂的程序、难设计的轨道,在别人那里难几倍,但到了他那里,总是会变得简单几倍。马传令说,有时候他们团队做一个程序,计算需要两三天。刘勇改一改算法,优化程序,两三个小时就算出来了。每次执行任务,只要刘勇在,大家心里就像吃了“定心丸”。渐渐地,他成了大家眼里懂得多、难不倒、挡不住的“大师”。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人选择新就业形态。截至2021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员数量已达2亿。新形势下,健全保障机制,更好发挥灵活就业“蓄水池”作用的意义更加凸显。

  <strong>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strong>

  “小的时候,弟弟是家中最小的一员,父母和我会给予他更多的关爱,而今弟弟与我一起投身消防,身子骨也逐渐高大威猛,别人都以为我才是弟弟。”哥哥欣慰地笑起来。

  在美媒看来,米尼汉的备忘录显然“夸张且不同寻常”。五角大楼发言人对此进行了证实,“是的,他确实发出了这份备忘录。”

  于军笑是工区的老师傅了,就像《西游记》里的唐僧,统领全局,他的大弟子于文成,则像悟空,本领高强,而李鼎平作为工区司机,担任着带路的白龙马和挑担的沙僧的职责。

刘盈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