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已有创新药在中国实现“全球首发上市”

来源: 环京津网
2024-06-16 03:22:00

  当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有关情况。黄果在吹风会上答记者问时有上述表示。

  黄果介绍说,据统计,2022年至今,国家药监局累计批准创新药品82个、创新医疗器械138个,仅今年前五个月已经批准创新药20个、创新医疗器械21个。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都处于全球前列,中国的创新药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可期。

  他介绍说,在健全鼓励创新机制方面,国家药监局针对重点产品,按照“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的原则,在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前提下,改进和加强沟通交流服务,让注册申请人及早夯实研究基础,可以“少走弯路”;同时,持续贯通“突破性治疗药物”“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审批”“特别审批”等四条快速通道,加速推进临床急需、重大疾病防治等新药的审评审批。

  黄果表示,在服务临床用药需求方面,国家药监局将临床急需的短缺药、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重大传染病用药、疾病防控急需疫苗和创新疫苗等纳入加快审评审批范围,鼓励以临床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

  他表示,以公众关注的罕见病治疗药物 为例,“2022年批准上市3个,2023年批准45个,2024年前五个月已经批准24个”。罕见病治疗药物上市数量大幅增加,让很多罕见病患者不再无药可治,能够切实受益。

  在接轨国际审评标准方面,黄果表示,从2017年6月中国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以来,至今已经采纳实施了全部68个ICH指导原则。这意味着中国药品审评的技术要求与国际全面接轨,也意味着中国的药品监管部门、制药企业、研发机构可以更多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从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还意味着全球同步研发的新药可以按照同样的规则在中国同步申报、同步上市。

  但在法国总统府的晚宴开始前,法德两国领导人都在对媒体的讲话中避谈了战斗机事宜。而在晚宴后,三国官方也没有披露任何交谈内容。

  根据患者的移植计划,杜先生捐献的时间定在2月10日。杜先生提前4天入住采集医院,开始早晚注射一针动员剂,加速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并释放到外周血中。注射9针之后,今日一早,杜先生开始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

  姜俊鹏表示,当前,在信息技术、低碳技术、智能装备等多个领域,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酝酿,将与轨道交通产业融合发展并极大赋能轨道交通。创联轨道交通战略联盟正是将关注重点聚焦于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结合上。随着该联盟的成立,中关村轨道交通企业将“以大带小”,依托联盟持续推进基础研究,加速成果转化,营造创新生态,打造北京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同时,联盟也将联合其他轨道交通领域专业化社会组织,共同服务于中关村高精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力量。

  在西北干旱区,戈壁沙漠同样是金山银山,对野骆驼的守护,守护了生物多样性,守护了荒漠生态系统。(完)

  针对美国知名记者西摩·赫什日前爆料美国和挪威军队共同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一事,美国白宫和挪威外交部均予以否认,丹麦首相府、国防部和司法部则表示“无可奉告”。一直被拒绝参与爆炸事件调查的俄罗斯对这一爆料未在西方国家广泛传播感到惊讶,抨击它们试图默默了结调查。不少专家认为,西方在这一问题上遮遮掩掩,是因为一旦承认将极大冲击美欧关系。

  接下来的两至三年,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长、带动性强,产业链未来的延伸空间广阔,一些汽车产业基础比较好的省市早已纷纷发力新能源汽车产业。

林怡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