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习话】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来源: 网易网
2024-06-16 10:57:51

  习近平: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这段话出自2022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发表的讲话。

  眼下正值“三夏”时节,是全年农作物种植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 我国大江南北的田间沃野呈现出一派繁忙劳作景象。河南、安徽、山东等地正进入冬小麦收获期,农机在成片金色的麦田里来回穿梭,忙着将成熟的小麦收割归仓;在云南、湖南、江西、浙江等水稻产区,农户们积极抢抓农时,为种植晚稻引水灌溉、犁田插秧,力争为今年秋收打下坚实基础;在我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施肥无人机、虫情测报灯等智能设备被广泛投入使用,夏管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关系到消费市场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始终把解决十四亿多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确立并实施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不断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今天,随着耕地保护制度的严格落实,我国耕地总量最近三年连续实现净增长,进一步守牢了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同时,各地加快推进盐碱地综合治理,在改良土壤的同时选育耐盐碱作物,努力找到更多改良利用盐碱地的有效方法,唤醒更多“沉睡”的耕地资源。譬如,在河北沧州的滨海盐碱区内,一片2800亩的盐碱地,十年前能用于耕种的只有1400亩,如今经过治理后,能耕种2300亩。稳面积,也要提单产。从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到不断培育优质种子,从组织农技专家下乡向农民提供专业培训,到推广使用智能化农机和设备,各地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上持续发力,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全领域全环节的科技含量、生产效率和综合产能。2023年,全国粮食产量为1.39万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距赛场最近的观众席

责任编辑:向光

冰啤酒,一直是往届世界杯的标配。但今年,不少人选择宅家看球,热红酒隐约有取代之势。最近,备受关注的博若莱新酒全球开售,葡萄酒消费迎来显着上涨。

开幕式提前一个小时,大家都知道。作为史上最壕的一次世界杯,此次世界杯在很多方面,都是花费巨大的。不得不说,卡塔尔作为世界上最有钱的地方之一,的确有自己霸气的地方。那就是,很多方面的“有钱”,都是展现得非常明显的。土豪的世界虽然我们不懂,但我们也可以围观,也可以欣赏啊。

那么最后,你有什么想说的,我是贝塔,欢迎各位球迷老哥们的留言讨论。

如此看来,卡塔尔虽壕,但并非“钱多人傻”。可以想见的未来,这个靠世界杯打出名气,且硬件设施全方位升级完毕的国家,会喜迎各方“金主”。有预测显示,往后几年,卡塔尔的潜在游客数量有望增长到4000万人。

刘佳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