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养出好“蜂”景 江西赣县铺就“甜蜜”致富路

来源: 新华社
2024-06-17 06:31:20

  中新网赣州11月3日电 (熊锦阳)“每隔几天我就会看看这群‘小宝贝’,如果它们的越冬储存蜜不够了,我还会及时给它们补充糖水,保证它们的各种需求。因为只有它们好了,来年才能给我带来更多‘甜蜜收入’。”11月3日,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大埠乡杨雅村,养蜂大户湛诗平戴着养蜂帽正在蜂场检查蜂群,脸上挂满了笑容。

  杨雅村位于赣州市赣县区大埠乡东南部,群山连绵,遍布山乌桕、野板栗、野漆树等蜜源植物,蜜源条件好,当地农户自古有养蜂的习俗。然而,由于技术落后、销路不畅等多种原因,村民养蜂一直是小打小闹,养蜂只是换个油盐钱,难以形成产业。

  近年来,杨雅村将蜂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蜜蜂搭台,经济唱戏,农民受益”的绿色生态农业新路子,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也让这份“甜蜜事业”成为撬动百姓“共富”的新支点。

  “以前,杨雅蜂蜜主要靠亲戚朋友在赣州市范围内或者赣县区本地售卖。虽然蜂蜜品质高,但是销量却很一般。”湛诗平告诉记者,自从杨雅村开始举办“蜂蜜节”等特色活动后,当地蜂蜜的销路再也不是问题。“通过活动直播,我们的蜂蜜质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现 在,通过抖音、微信等线上平台,我们将蜂蜜销往全国各地,蜂蜜销量是从前的10倍以上。”

  “蜂产业做大做强,产业融合是根本。以‘蜂蜜+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为例,通过举办各种以蜂蜜为核心的旅游活动,‘杨雅蜂蜜’的品牌越来越响亮,产业也越做越大,带动参与养蜂行业的农户也越来越多。”据杨雅村村书记湛富平介绍,每年6月,杨雅村举办的“蜂蜜节”都会吸引成千上万游客前往打卡,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品蜂蜜、赏美景,这个已经连续举办多年的蜂蜜节,早已成为杨雅村的一块金字招牌。

  “杨雅村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摇蜜节,目的就是为了将大埠的蜂蜜更好地宣传推介出去。现在大埠乡已初步形成集蜜蜂饲养、蜂产品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全乡蜂业总产值达1000余万元,目前已经解决带动了45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其中脱贫户100余户,每户每年持续增收2万余元。”大埠乡乡长王富介绍道。

  在发展养蜂产业的同时,杨雅村还因地制宜,利用山地面积广、昼夜温差大、草山草坡资源丰富等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油茶、脐橙种植和肉牛等草食畜禽养殖特色产业,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杨雅村共有养蜂户60余户,养蜂规模达5000余箱,建立养蜂专业合作社3家,年产蜂蜜约75吨,蜂产业年产值达300万元。(完)

  那么,这是否也意味着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已经威胁到了我国的“粮袋子”?中国农业科学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农业战略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秀东,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她在社交媒体中写道,“感谢大家对我的热情支持。因为功课多,训练时间少,强度大,危险性高,缆车上和训练时需要安静、专心和全力以赴。抱歉只能在训练结束后方可跟大家合影留念。谢谢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加油!​”

  《通知》指出,公立医疗机构提供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主要采取“服务项目+专用耗材”分开计价的收费方式。按照“产出导向”的基本原则,根据《立项指南》要求规范整合广东省口腔种植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将原广东省现行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中的口腔种植类项目整合修订为15个主项目,清理废止原广东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中不再使用和重复的15个项目,将现行市场调节价的牙种植体植入术和种植即刻修复术项目调整为政府指导价项目。

  新年伊始,多家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1月16日,银龙股份公告披露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草案,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管理及核心骨干人员158人。

  近日,吉林省通化市一名5岁男童和家人在河流上的“野冰场”玩耍时,不慎坠入冰窟窿溺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经济全球化何去何从?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上作出明确回答:“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

刘立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