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专家库在成都成立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01 18:53:41

  中新网成都5月31日电 (记者 岳依桐)为更好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加强对各地普查工作的专业指导,四川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专家库5月31日在成都成立。

  专家库整合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全省各级文博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力量。入库专家包含古遗址古墓葬、文物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革命文物)和其他等5大类共183人。

  据了解,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分为三个阶段,当前已进入第二阶段。

  四川省文物局局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唐飞表示,希望专家库专家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指导各地严格执行普查方案和认定标准,规范普查工作流程;积极主动参与普查各项工作,运用自身专业优势,指导地方不断提升普查水平;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工作原则,严守职业道德,依法合规行使职责并接受社会监督。

  入库专家代表,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长雷玉华表示,作为参加过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文物工作者,她将努力为第四次文物普查出智出力,培养锻炼专业人员,建强文物保护队伍,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

  据介绍,目前四川正组织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组建21支工作组,落实专门联络人,对全省21个市(州)进行一对一、全覆盖的定点指导

  四川还充分发动基层文保员和乡镇干部,采取“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等方式,加强技术骨干和后续技术力量培养,构建年龄结构合理的普查队伍。全省已全面建立普查专业队伍365支、共计4500余人。

  当日举行的四川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专家座谈会在四川21个市(州)四普办设分会场。(完)

  “戴上爸爸警号的那一刻,我就决心做一名像他一样的人民警察。”8年前,朱荣超的父亲朱铁民在出警过程中为保护群众被毒贩驾车撞伤、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去年,朱荣超从警校毕业,父亲尘封多年的警号得以重启。

  2022年,我国农业增产丰收,特别是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九连丰”,粮食总产量达到13731亿斤。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

  工地上热火朝天,驻地里年味儿正浓。

  一曲《跟往事干了好几杯》唱出了笑看岁月的从容、过尽千帆的洒脱。《是妈妈是女儿》用跨越时空的深情对唱,将天下母女爱的寄语化作心灵的倾诉。

南岸区涂山寺的

  北京民俗学会会长高巍介绍,兔儿爷已传承了400多年。过去,每逢中秋节,北京城里家家户户都会供奉兔儿爷,举行拜兔儿爷的仪式。兔儿爷的诞生相传源自广寒宫捣药的玉兔。有一年,京城遭遇瘟疫,嫦娥派玉兔下凡为百姓治病。玉兔化身为人,挨家挨户走访,为每位病人治病,直至驱走北京城的这场瘟疫,玉兔的形象就此留在了人们心中。人们创造了兔儿爷,每逢中秋节拜兔儿爷,为家人们祈盼健康。

张智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