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媒体人:增强实力 探路转型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23 02:48:30

  中新社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 门睿 吴侃)由中国侨联和中华文化学院联合举办的“追 梦中华·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21日在北京结业。

  一周时间内,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8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等围绕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新时代和平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华文化的核心要义、新媒体短视频的制作与传播等主题展开课程学习,并前往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兴科技企业进行现场学习。

  结业仪式上,学员们就学习心得和海外华文媒体国际传播经验展开交流研讨。菲律宾《商报》文艺副刊编辑陈淳淳说,菲律宾《商报》前身《华侨商报》创刊于1919年,是菲律宾历史最悠久的华文报纸。100多年来,《商报》秉持自身特色,多角度、全方位报道菲律宾当地的发展与变化,时刻关注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赢得菲华民众的广泛喜爱,未来将传承使命、发挥优势,继续为民间交流搭建“桥梁”。

  “当前传播技术迭代迅速,对传统媒体的综合性发展提出很高要求。”柬埔寨《柬华日报》总编辑安佳表示,此次研修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对于转型中的海外华文媒体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海外华文媒体站在国际传播的最前线,直接与当地民众对话。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打破地域、文化等原因造成的信息壁垒,不仅依靠华媒人的情怀,也有赖于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

  新西兰雅风社社长邹家馨表示,成立8年来,雅风社通过传统媒体与线下活动,将诗词、书画、篆刻、京剧等传统艺术介绍给当地民众。“我们还在当地开展了京剧脸谱进校园、儿童书画书法班等中华文化活动,希望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把中华文化介绍给当地民众。”

  “10年前在英国穿汉服,当地人会问我来自韩国还是日本。现在在英国穿汉服,会有当地人在观察后问我穿的是中国哪个朝代的服饰。”英中人文交流中心主席王奕璇表示,这一经历让她意识到,参与国际传播不仅要保持文化自信,还要增强自身专业性,重视对报道事实和细节的考据。

  与此同时,目前国际资金正在寻觅新去处,包括去年表现糟糕的韩国、中国股市都获得青睐。赵耀庭表示:“考虑到当前估值、美元呈下行趋势及中国重新开放,相较于发达市场,我们继续更看好新兴市场尤其是亚太区新兴市场。”

  根据地产营销人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1-12月北京别墅市场,别墅新增供应2216套,成交3300套,供不应求。其中观承别墅·大家以173套的业绩获得北京别墅成交套数TOP1的殊荣,让这个十年成长的大墅区项目,再度回归大众视野。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福建永定2月3日电 (黄秋萍)“福”文化是源自中国的民俗文化,它的涵盖面非常广,伴随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变迁与发展,如今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刘慈欣的小说成为改编香饽饽,在进行大批量的动画化、电影化、电视剧化后,游戏化似乎是必经之路,大银幕在震撼人心的视觉奇观能不能和游戏玩法相结合,本身就要打一个问号,这也不能怪玩家质疑这个项目是否是匆忙上线赶来蹭热度。

  近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立足于“纾困和服务两手抓,调结构和强能力并行推”提出了15条具体举措,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为了在春运返程高峰更好地服务旅客,北京、广州、厦门、深圳等地的交通运输部门还为旅客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接驳服务。

吴家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