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原拆原建的“上海模式”

来源: 环京津网
2024-06-02 08:56:26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张馨予

  发于2024.6.3总第1142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在上海采访的那几天,每次与那些在老旧小区住了几十年的居民聊天,我总会在他们脸上看到一种混合着骄傲与愤懑的神情。当年能住进这样的住宅楼绝对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只是随着时间推移,老房不再带给他们优越感,只带来各种生活上的不便。

  在一些城市,居民在原拆原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居民自主发起,居民主导,居民参与住宅楼设计,居民出资一部分。而上海的独特之处在于,老旧小区的拆除重建由政府自上而下推动,政府对于全市老旧小区拆建有一个长远规划,并且,一个小区动辄上亿元的拆除重建费用完全由政府出资。

  为什么上海会对原拆原建采取如此大包大揽的做法?在了解上海住房建设的历史之后,我的疑问才得到解答。

  1949年之后,上海建设了一大批工人新村。到1978年,上海新增住房面积1756万平方米,其中工人新村就占1139万平方米。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工人新村存在诸多问题。最突出的是,工人新村几乎都是一套房子分配给几户人家,两三户甚至七八户居民共用一间厨房和卫生间。几十年来,“厨卫合用”不仅是居民矛盾的导火索,也带来了种种安全隐患。2022年上海新冠疫情暴发期间,新增病例主要就集中在容易导致病毒传播的厨卫合用的工人新村。因此,上海更有动力自上而下地“消灭”厨卫合用的老旧小区。此外,除了上海,全国恐怕也没有几个城市拥有这样的财力。

  必须承认,不需要居民出一分钱的原拆原建非常奢侈。正因如此,当许多城市的老旧小区原拆原建到最后落得一地鸡毛,上海老旧小区的居民或许能感受到更多温情。

  然而即便是这样,原拆原建项目在上海也并不是总能够顺利地推进。当原拆原建成为一项福利,人们难免有不同的需求和各种欲望。为了实现最大公约数,一些小区从征询意见到最终启动花费了数年时间,工作人员要与成百上千的居民反复沟通。

  一位拆除重建项目负责人告诉我,在居民签约率终于实现100%的那天夜晚,他坐在车里打开音响,感到音乐从来没有这么动听过。

  《中国新闻周刊 》2024年第20期

  他接着说:最重要的是,当你想到那些被留下的亲人时,他们是祖父母、父母、阿姨、叔叔、兄弟姐妹、朋友、邻居……请和我一起默哀,向他们致敬……

  “疫情期间花费少了,存了点儿钱,就想着赶紧把房贷还上。”2021年初在丰台区购房的王先生说,除了攒下钱有能力还款之外,由于他买房时商贷利率为5.15%,现在普通理财产品利率大多只有3.3%左右,“没有合适稳妥的投资渠道,跑不赢5%左右的房贷利率,还是早点儿还款划算!”

  历史无法回头。如今,平湖正以另一种形象“出圈”——它是拼多多上高性价比羽绒服的最大原产地,背后则是一个业内公开的“秘密”,“商场卖两三千的羽绒服,在平湖,三四百就能拿到货。”

  28日,一份最新网络民调显示,对于陈建仁接任“行政院长”,有92%的民众认为“不相信他会做得很好”。雅虎奇摩网站的网络民调显示,43.7%的民众“完全不赞成陈建仁接任行政院长”,12.2%的受访民众“不太赞成”。

  1月20日,昆明发布《关于加快推动经济回稳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政策明确,扩大春秋两季房地产交易会规模和各方参与度。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彩云购房节”宣传推广,支持房地产企业开展市域外营销,提升新建小区优质医疗、教育资源配套水平,吸引省内外中高端购房群体加快回流。此次昆明对市域外购房需求或外来购房需求明确了提振思路。

  前段时间,国产羽绒服代表品牌波司登推出新产品系列,一件羽绒服即便折后价也高达上万元。有人发出“灵魂拷问”:中国羽绒服真的准备好打“翻身仗”了吗?

陈淑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