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口费”案34项重罪指控全部成立,特朗普直呼“无辜”并且要上诉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01 09:28:35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冯亚仁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李艾】当地时间5月31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批评对他的刑事定罪“非常不公平”,抨击审判过程被“政治化”,并发誓要上诉。此前一天,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一家法院的陪审团裁定,特朗普在“封口费”案中的34项重罪指控全部成立。特朗普由此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在刑事案件中被裁定有罪的前总统。据《纽约时报》报道,该案主审法官当天拒绝了特朗普辩护律师要求宣告特朗普无罪的动议,并决定于7月11日举行量刑听证会并宣判。“封口费”案自今年4月15日开始庭审,特朗普本人在庭审中出现在被告席上。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特朗普在法院陪审团作出裁定后称,这一裁定是“被操纵的,令人感到羞耻”。他还说:“我是无辜的。我在为我们的国家而战。我们整个国家现在都被操纵了。”特朗普表示将继续寻求在今年11月大选中当选总统。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真正的判决将在11月5日由人民作出。”

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裁定结果公布后,共和党人纷纷表示支持特朗普。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称这是“美国历史上可耻的一天”。特朗普竞选团队的发言人布莱恩·休斯表示,裁定公布几分钟后,希望向特朗普捐款的支持者数量“创下了历史新高”,在线筹款系统因此还出现了短暂故障。

拜登的竞选团队也迅速对此事作出回应,称裁定结果表明“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拜登竞选团队媒体负责人迈克尔·泰勒表示,“特朗普一直错误地认为,他永远不会因为为一己私利违法而面临后果。”拜登本人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只有一种方法可以阻止唐纳德·特朗普入主白宫:通过投票箱。”

法新社称,在7月11日的量刑宣判前,特朗普都是自由身,无需保释。该案主审法官要求,如果特朗普的辩护律师要提出任何动议,须在6月13日之前完成,检方则要在6月27日之前对动议作出回应。值得一提的是,就在6月27日,特朗普和拜登将举行首次辩论。判决几天后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预计特朗普将被正式提名为总统候选人。

据《纽约时报》报道,“封口费”案的34项重罪指控中的每一项都可以判处特朗普最多4年监禁,但他不太可能面临牢狱之灾,罚款、缓刑的可能性要大得多。此外,一旦判决,特朗普的辩护律师有30天时间对判决结果提出上诉,且他们肯定会这样做。不过,在11月的总统大选前,上诉不太可能被受理。《纽约时报》提到,美国宪法中没有任何条款禁止重罪犯竞选总统或入主白宫,因此,即便被判重罪,特朗普仍然可以竞选总统、当选并且再次宣誓就职。但是,鉴于提起诉讼的不是联邦政府而是纽约州,即使当选总统,特朗普也无法赦免自己,只有纽约州州长才能赦免他。

这一历史性裁定引发美国各界关注。“对特朗普的有罪裁定震撼2024年总统竞选。”《华尔街日报》以 此为题报道称,数月来,特朗普与拜登之间的竞争似乎陷入停滞,但这一裁定结果可能会给这场竞争增添难以想象的变数。多家美媒认为,特朗普被定罪对选民的影响有限。由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和研究机构Marist于当地时间5月30日共同发布的最新民调显示,67%的选民表示,有罪裁定不会对他们的投票产生影响;17%的选民表示,有罪裁定会降低他们投票给特朗普的可能性。特朗普竞选团队高级顾问威尔斯认为,裁定结果不会改变选民的意向,因为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仍然是他们的首要关

《纽约时报》称,特朗普被定罪可能会撼动美国政坛,但这不能改变人们对通胀和生活成本高企的悲观情绪。特朗普在许多民意调查中领先,选民对拜登在经济、南部边境和外国战争的管理问题上持悲观态度。报道称,拜登团队充满希望但又十分谨慎,“有迹象表明,拜登竞选团队正试图抑制民主党同僚的欢欣鼓舞,以此表示他们对裁定结果的反应没有过于党派化”。

  水利部2022年12月发布的《2021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当年全国已建成大型水库共有805座,除港澳台外,平均每个省级行政区约有26座。根据四川省水利厅2023年4月发布的《大中型水库安全管理和安全度汛责任人名单》,四川省只有10座大型水库,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薛剑介绍说,本团人员构成“老中青”分布比较平衡,既有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也有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专门跟学校请假和父亲一起参团。职业背景也多种多样,包括公司职员、自营业主、退休人员、学生等。

  去年10月起,世台联陆续对10名中国球员实施临时禁赛,理由是他们涉嫌以赌球为目的操纵比赛结果。而后经过调查指控以及听证会等程序,世台联6日宣布判罚,其中梁文博、李行被终身禁赛,赵心童则是其中遭处罚最轻的,被禁赛1年8个月直至2024年9月1日。

  19日,台军最新万吨两栖船坞运输舰玉山号成军,多家台媒都在吹嘘这艘舰艇的战力如何如何,台“海军司令”还宣称“将立即担负战备”承担包括“拒止武力犯台”等作战任务。让岛内这么兴奋的一艘舰,到底是个啥水平呢?

  在布林肯访华前,美国媒体还试图向中国施压。彭博社16日发表题为“中国最好听听布林肯必须说的话”的评论文章,指责“中国正在犯错”,宣称中国面对美国在军事实力上并没有所谓的“升级优势”。华春莹17日在社交媒体上驳斥这篇文章,称此文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是“胁迫”,“如果有人想伤害中国而自己毫发无损,那是幻想”。

  《华盛顿邮报》17日发表社论称,像布林肯这样的美国高层访华,在过去是家常便饭。希拉里·克林顿在担任国务卿的4年中曾7次访华。“现在,如果没有一些重大突破,拜登很可能成为自1978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第一位没有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文章称,美国最高外交官的一次访华不足以使两国关系重回正轨,“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李汉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