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主席:全球科技交流合作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6-03 04:45:20

8x8x海外拔插拔插网站六月十七日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浩然之气,总能激励人们前行。特别是过去一年,面对一些自然灾害时,无数人舍生取义、守望相助;面对疫情时,又是无数人不畏艰辛、勇毅坚守。正是因为精神力量常在,我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正是因为精神传承不辍,大家都在坚韧不拔努力。精神的伟力是无穷的,也构筑起民族的脊梁,让我们始终坚信曙光就在前头。eTLe-eNokloVBXZNItKfhFCfL-中国科协主席:全球科技交流合作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

  中新网温州11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 鲍梦妮)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11月11日在浙江温州开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发表视频致辞时指出,开放是科学的天性和创新的本质,全球科技交流合作的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

  他希望广大青年科学家坚持协同包容,做开放创新的先行者,依托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的平台,跨越制度的藩篱、文化的隔阂、语言的障碍、学科的差异, 成为彼此在科学道路上同向同行、并肩并进的好朋友好伙伴,汇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信心、智慧和力量。

  万钢表示,一个持续发展、不断创新、日益开放、更加包容的中国,也将为全球青年科学家提供广阔舞台,希望大家当好友谊使者与合作桥梁,利用自己的所学所思、所见所闻,把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呈现给全球科技界,介绍给更多的朋友,让世界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

  万钢还希望青年科学家坚持矢志笃行,做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坚持求是向善,做守正创新的行动派。

  做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方面,希望广大青年科学家不忘初心、不移其志,求索问道、求实溯源,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挺起铁肩膀、扛起千钧担,不断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把为科学理想奋斗的实践推向前进。

  做守正创新的行动派方面,需要用创新的理念与方法,深入研究、勤于创新、勇于创业,推动想象力、创造力、生产力的有机转化。同时,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必然带来一系列规则冲突、伦理挑战、社会风险,希望广大青年科学家坚持守正创新,率先践行科技向善的理念,引领科技界自觉优化学风作风、遵守伦理规范,着力科学普及,让创新红利、发展福祉惠及全社会。

  万钢呼吁,广大青年科学家都能够在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的平台上共商、共建、共享,在中国的热土上追梦、筑梦、圆梦,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年力量和科技智慧。

  据了解,作为面向全球青年高层次人才的峰会,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以“汇聚天下英才 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由中国科协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发起、共同主办,自2019年“落户”温州以来已连续5年举办,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为期两天,聚焦“青年创新聚力可持续发展未来”年度议题展开峰会各项活动。(完)

  在云上文博会平台拓展设立的国际馆,线上展示国际文化产品及文化产业项目,展现我国文化“走出去”“引进来”以及中外文化共融互通、创新发展的成果,重点突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30个国家和地区、300家境外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展,多国驻华文化机构及企业参会展示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化艺术、文化创意等项目及产品。

  突出抓好四个方面工作。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战略部署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就新征程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四方面工作要求:一是要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巩固和深化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创新性政策方面的改革成果,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二是要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三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四是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彭博社近日援引国际金融协会经济学家的报告称,“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将是正在不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中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