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一季度汽车产销开门红 出口同比增长超三成

来源: 半月谈
2024-06-02 16:54:24

  中新网4月10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葛成)10日,中汽协发布汽车产销数据。2024年一季度,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60.6万辆和67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4%和10.6%,实现开门红。同时,整车出口依然保持较高水平,一季度,汽车出口132.4万辆,同比增长33.2%。

  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稳增长、稳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展望二季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认为,随着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细化落实,将进一步激发汽车消费潜能,稳定行业预期,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3月汽车产销环比增长超七成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8.7万辆和269.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8.4%和70.2%,同比分别增长4%和9.9%。

  为何3月汽车产销增速显著?陈士华解释称,春节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制造业景气面明显扩大、重返扩张区间,市场预期继续向好。同时,节后新车大量上市,车展等线下活动陆续开展,部分地区出台以旧换新等促销政策,拉动汽车销量环比同比呈现较快增长。

  针对一季度车市出现的“价格战”现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认为,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已从高速发展期逐步进入成熟期,供应链规模效应有所体现,价格下行是正常趋势,可以将“价格战”视为市场竞争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陈士华则认为,我国车企的整体利润仍处在较低区间,新能源与新势力车企真正实现盈利的并不多。因此,未来车企应当以多维度的方式竞争,全方位对比产品质量、性能、技术和品牌,并不简单以价格来取胜。

  汽车出口同比增长超三成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汽车出口132.4万辆,同比增长33.2%。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111万辆,同比增长34.3%;商用车出口21.4万辆,同比增长27.5%。

  在整车出口保持较高水平的同时,插混汽车出口也实现了翻倍式增长。2024年一季度,纯电动汽车出口24.8万辆,同比增长7.3%;插混汽车出口5.9万辆,同比增长2.6倍。

  在许海东看来,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延续了去年的良好态势。目前中国汽车已经遍布全球,在很多市场中都有良好表现,不过仍面临一些特殊的影响或风险,从全年看还存在不确定的因素。

  中国品牌份额近六 成

  伴随着一季度汽车产销迎来开门红,中国品牌也迎来了长足发展。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339.2万辆,同比增长26.4%;市场份额59.6%,上升7.4个百分点。

  许海东认为,中国品牌近两年的市占率持续往上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对消费者需求的理解,以及自身产品力的提升,而合资车企在这方面反应速度较慢,在智能网联方面起步稍晚。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没有发展空间。许海东称,“合资车企并未放弃中国市场,他们也在积极布局中国,例如将研发团队放到中国,更快适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充分发挥中国供应链的作用。”(完)

  (十)重视太平洋岛国在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等领域特殊处境和合理关切,支持太平洋岛国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所作努力,支持岛国落实其《蓝色太平洋2050战略》。加大提供物资、资金和人才支持,帮助岛国提升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

  2021年1月,徐启方跨省调职,任海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同年12月,他兼任儋州市委书记、洋浦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2022年4月,海南省委换届,徐启方当选省委副书记,后兼任省委政法委书记。

  对普惠性民办园,王海英这样对《中国新闻周刊》形容:“民办与普惠组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极具内在张力感与矛盾性的概念。”生育率下降背景下,这种张力被进一步放大。采访中,多位幼儿园园长反映,即使在“补贴天花板”的北京,大多普惠民办园仍入不敷出,生均不足2000元/月的保教费和补贴就是幼儿园的全部收入,其中70%以上要支付教职工工资。为尽可能节约成本,幼儿园想了各种办法:将配班老师换成实习生、取消原有的特色课程、减少玩具开支等。

  “再次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不同的是,中国船舶工业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和应对的能力,各家船厂都在努力寻找重新融入国际市场的办法。”李彦庆说。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最新报告表明,在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中国共有12种船型新接订单位列世界第一。其中,新接散货船、集装箱船、汽车运输船和原油船新接订单分别占全球总量的74.3%、56.8%、88.7%和66.1%。特别是在大型LNG船领域,2022年新接大型LNG船订单国际市场份额首次超过30%。

  永康被称为“中国门都”,以门业为例,10年前,在防盗门生产的一线,有大批工人等着做“转印”。转印是防盗门生产的工序之一,工人在门和门框上涂上底粉,粘贴转印纸,把图案印在门和门框上。在过去,从事这项工作的多是女性,现在这批工人步入中年,却难等到接班人。车间工作相当耗损身体,有些员工即使满意这份工作,但到了年龄,身体实在干不动了,也不得不放弃。

林俊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