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天下)美联储生变,年内降息何时来?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15 08:12:36

  对于降息,美联储为何犹豫不决?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在决策依据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表态充分体现了当前政策两难,但通胀可能仍是相对重要的决策目标。

  鲍威尔称“美联储会高度关注经济下行风险”,同时强调“当前工资增速仍然太高,对通胀回落仍未有充分信心”。不过他最终指出,“虽然高利率给居民部门造成了负担,但长远来看通胀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更大。”

  换言之,对于美联储来说,一方面要支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要防止通胀“回温”,货币政策面临两难境地。中信证券海外研究首席分析师崔嵘表示,鲍威尔的最新讲话总体中性,其发言对美国经济、劳动力市场和金融稳定的信心较强,在双重使命中较为偏向继续控制通胀风险。

  美联储的降息时点仍备受关注。鲍威尔没有提及具体时点,依旧遵循“数据依赖”的模式,再次表示通胀回归可持续降到2%的路径上,或劳动力市场显著走弱会触发降息。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对中新社记者表示,由于劳动力状况依然强劲,美国的抗通胀路径更加缓慢且更为复杂。美联储通胀风险规避情绪弥漫,就业水平是决定何时可以预期降息的关键。

  赵耀庭还说,虽然美联储可能需要看到通胀连续数月出现具 体回落才会降息,但一旦劳动力市场出现疲弱迹象,美联储很可

  李超认为,今年三季度具备降息一次的可能性,近期偏弱的制造业和通胀数据为降息提供了支撑。综合政治压力和通胀走势来看,其所在研究团队继续维持前期对美联储年内降息一次的判断,即美联储三季度可能启动降息,四季度在通胀反弹、美国大选结束的背景下未必连续降息。

  崔嵘则提到,最新点阵图显示在通胀有所降温的情况下仍有4名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预计今年不降息,相关预测数据也显示美联储对后续通胀走势的判断仍较为谨慎。此外,鲍威尔对美国劳动力市场“强劲但逐步降温”的态度较为乐观。

  由此,崔嵘维持其此前判断,即美联储偏向控制通胀风险,年内或不降息,“以时间换空间”,继续压制美国需求和通胀。

  乌通社1日援引乌财政部的消息称,乌政府设法确保2022年财政运行方面的总体稳定,乌克兰在2022年获得了320亿美元的国际财政援助。但乌克兰今年的国际融资需求仍然很大,每月约为30亿美元。

  对此,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指出,当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依靠单纯生产要素的重复投入来推动经济发展已然乏力。新型消费需求的出现,能够刺激潜在需求、拉动生产并带动整个经济链条回到良性发展轨道,也能以高水平需求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徐立新文/图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金融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进”的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稳”和“进”要相互促进,经济社会平稳,才能为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创造稳定宏观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创造良好预期。

  “我刚来屯坪巴士时,那时候春节可比现在还忙,所有的司机几乎都没休过假。”2012年,艾孜孜·哈生最初负责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三坪农场到八钢、天恒基汽车城等支线属于城郊线路,逢年过节,提着大包小包走亲访友的人多得都挤不上车,“那时候私家车还不多,老百姓进出城都要坐公交车。”

  一是有力促进了贸易投资的发展。从贸易看,2022年我国与RCEP的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达到12.95万亿元,同比增长7.5%,占我国外贸总额的30.8%。其中,我们对8个成员的进出口增速超过了两位数。从双向投资来看,2022年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79.6亿美元,增长18.9%,吸收他们的直接投资235.3亿美元,增长23.1%,双向投资的增速都高于总体水平。

吴佩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