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中国是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大贡献者

来源: 海外网
2024-06-19 15:06:38

  转自:中国电力新闻网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尽管可再生能源是实现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但很少有国家在《巴黎协定》下的国家自主贡献中明确提出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目标,部分国家的计划尚未与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目标达成一致。

  国际能源署强调,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积极因素来自中国能源转型的速度和规模。各国在实现“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加两倍”目标的实际行动上均落后,如果没有中国的显著进展,前景将更加黯淡。

  政策支持力度放缓

  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家自主贡献中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目标合计为1300吉瓦,远低于实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加两倍”目标需求的1.1万吉瓦。

  不过,各国政府在国内发布的目标要稍显激进。国际能源署统计了全球150个国家在国内发布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目标,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 量将达到近8000吉瓦,远高于1500吉瓦,但较1.1万吉瓦的需求仍有一段距离。

  国际可再生能源智库REN21表示,2023年以来,全球各国政府通过政策来推动能源转型的步伐有所放缓,某些国家的雄心也开始减弱。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各国政府必须推动电气化,鼓励民众和企业使用电力,但只有13个国家制定了相关支持政策。

  REN21认为,交通、建筑、工业和农业是推动能源转型至关重要的4个领域。具体来看,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13个国家在所有领域都采取了行动,鼓励低碳产品的使用;有20个国家在其中3个领域中采取了行动,另有84个国家没有在任何一个领域采取行动。

  中国发展成效显著

  国际能源署表示,自2015年《巴黎协定》签署以来,全球每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规模均在两倍,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进步。过去10年,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幅度在40%以上,具备了与化石燃料相竞争的能力。去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规模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迄今为止,中国是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大贡献者。

  国际能源署认为,除中国以外,其他国家推进可再生能源建设的力度不够。包括欧盟、美国、印度在内的国家和地区需要加快部署清洁能源。德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指出,到2030年,德国不太可能实现在1990年水平上减排65%的目标。

  REN21的数据也佐证了中国在可再生能源产业方面的成绩。REN21称,中国实际上是电力在能源消耗中占比稳步增长的唯一国家,2022年至2021年,中国所有行业电力消耗占比从20%增长至30%,而在同一时期,美国和欧盟的比例停滞在23%左右。

  未来,中国仍将是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国际能源署测算,到2030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8000吉瓦,中国将贡献其中近40%。届时,中国太阳能发电、风电和水电装机规模将达3180吉瓦。

  长期转型挑战仍存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加两倍的目标具有挑战性,但是可以实现的。”

  国际能源署高级能源分析师海米·巴哈尔认为,去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出现创纪录增长,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具备竞争力,这种情况不会改变。而且中国有充足的太阳能制造能力,全球风电机组的供应问题也正在得到解决,这些都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

  国际能源署指出,政策是激励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加两倍的目标下,世界各国拥有较大发展机遇,而制定明确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是未来世界各国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董梓童)

  责任编辑:余璇

责任编辑:蒋露瑶

  此外,各级森林防火部门将时刻紧盯林区及周边城镇、村屯、居民点、风景名胜区、军事设施、林区输配电、公墓、散坟、农林结合部的森林火灾隐患,加强对加油站、高压线塔、施工现场等火灾隐患集中区域的监管,切实把火情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防控“关口前移”。全市还将结合林长制工作,进一步严格责任落实,细化、深化、实化森林防火工作的网格化管理,明确每一处山头地块的日常巡护、预警监测、早期处置等基础工作的责任人和工作要求,切实做到末端发力、终端见效。

  穿芳峪,意为穿过芬芳的山谷,位于天津北部的蓟州区,镇子背靠群山,前邻水库,周边大大小小的村庄散落山间,村民去大医院就医不算方便。见此情景,半月谈记者心中不免忐忑,不知居于此间的村民,如何在这个特殊的冬季度过感染高峰。

  <strong><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我们知道中国有一句古话是“五十而知天命”,像您风风雨雨走过的这一段历程?有没有什么人生感悟?</strong>

  1月18日是腊月二十七。当天一大早,洋泉供电所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滕志勇和队员们带上工具,前往塔山瑶族乡与塔山服务站的同事们汇合,准备在节前为当地瑶民再开展一次供电服务。

  传统与现代交融、本土与外来辉映、有序与灵动兼具、文明与活力并蓄,是上海特有的都市魅力。《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构建起“上海文化”的内涵基因和独特品质;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

  会上,李家超回顾了新一届特区政府上任半年来的工作。他表示,新一届特区政府团队团结一致,拥有共同施政理念,以结果为目标,各司其职,优势互补,以积极的态度扎实工作。

赖圣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