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农业绿色发展 中外专家共话农业创新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5-31 07:58:26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薄雯雯 官逸伦)5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合支持的首届农业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聚焦“农业绿色发展的前沿技术创新及其应用”主题,围绕数字农业与智慧农业、种业创新技术、中非农业合作等议题,分享农业发展新成果,探索农业合作新模式。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未来愿与各方一道,持续巩固好合作基础,共同谋划好新的合作潜能,达成更多有利于全球农业科技发展的行动计划,推动农业实用技术和良好实践经验在亚非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更好服务于世界粮食安全与农业绿色发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兰玉杰表示,从战略高度推动国际农业和粮食合作,对促进各国互利共赢具有深远意义。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是自然科学基金委重要的合作伙伴,双方已共同资助26个合作研究项目,取得多项重要成果,未来也将在农业、食品、健康领域继续拓展和深化合作。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郑志杰表示,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单独解决当前世界所面临的饥饿危机。他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在农业前沿问题上促进科研人员进行分享与对话,打造重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在农业领域全球伙伴之间促成更紧密的合作,激发更有效的行动,并尽快惠及世界上需求最迫切的人群。

  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李家洋就“粮食安全与种业科技创新”作主旨演讲。他回顾了作物育种的四个时代,并提出智能作物是未来育种5.0时代的核心,即通过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在内的智能手段培育 能够适应环境剧烈变化的、高产稳产的、优质的智能品种。

  布隆迪国家农业科学院院长阿尔弗雷德·尼优奎希米拉以“中非农业合作:布隆迪成功案例与未来之路”为题进行主旨报告表示,布隆迪与中国农业合作成果丰硕,通过引入中国的经验技术,实现水稻产量的大幅提升,帮助当地农民增收,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本次会议还吸引了来自法国、英国、比利时、埃及、巴西等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等国际机构的20余位农业科研专家,以及中国国内农业科研机构与高校等近300位专家学者参会。(完)

  据了解,摆棕轿的轿子为木片,轿顶饰棕片,故名为“棕轿”。摆棕轿的轿子只有一根轿杆,由两个青壮年前后手抬,跑动的同时还需转动棕轿。

  在福州市梁厝历史文化街区,马祖乡亲们参与两岸民俗文化互动,畅游文创市集,感受两岸非遗手工艺品魅力。“两岸的民俗文化一脉相传、同根同源,共同的民俗让我们团结在一起,希望继续密切交流合作,加深感情。”中国国民党马祖党部前主委林佑兴说。

  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已有6名中管干部接受审查调查。

  元宵节看灯会的习俗古已有之。兔年新春,位于“南国灯城”四川自贡的中华彩灯大世界光影流动,东风夜放花千树,萌兔迎春、琼楼玉宇、龙凤呈祥等类型的各类灯组璀璨夺目。明月皎皎,熙熙攘攘的游人自四方而来,共赏华灯庆元宵。

  2月2日,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国际商贸城迎来兔年开市首日。7.5万个商位开门上新,喜迎四海宾客,来自全球的境外客商到场采购。开市首日客流量超过22万人次,210多万种商品迭代上新,在册市场主体数突破90万户……“世界超市”恢复往日的繁荣景象。

  近日,在湖北恩施匠心坊非遗研学基地,孩子们跟着傩面具制作工艺传承人学习给木制面具涂色。2月3日,“我在恩施过大年”系列活动之非遗闹元宵实践活动举行。活动期间,共200余名中小学生分别跟非遗传承人学习了土家吊脚楼、西兰卡普、傩面具、竹编、水磨漆髹饰、剪纸等非遗项目的相关知识,并动手进行制作,细心感受这些传统手工艺术的魅力。

廖婉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