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莲市场越来越“卷”!马来西亚鲜食榴莲敲开中国市场大门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25 03:50:57

  第一财经 作者:钱小岩

  马来西亚鲜食榴莲就要来了,中国市场的榴莲将更加“卷”了。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19日与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举行会谈。会谈后,两国总理共同见证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马来西亚农业及粮食安全部关于马来西亚鲜食榴莲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

  近年来,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鲜食榴莲先后获准登陆中国市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市场导向下,榴莲等来自东南亚的热带农食产品,获准进入中国市场并热卖,这反映了双方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同时这也 是双边合作走向成熟的表现。

  马来西亚农业部长向榴莲种植者喊话

  2019年5月,中国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允许马来西亚冷冻榴莲进口的公告”,马来西亚冷冻榴莲获准进入中国市场销售。马来西亚新鲜榴莲的保质期并不长,所以当地加工厂在收获后采用低温氮冷冻技术来保持榴莲的新鲜度,保质期最长可以延伸至18个月。

  不过在榴莲丰收季,马来西亚当地液态氮供不应求,造成部分榴莲冷冻“排不上队”,造成果农损失,加之中国需求旺盛,在保质期内完成销售并不是难事,所以马来西亚近年来一直推动鲜食榴莲在中国市场的准入。

  在马来语中,有不少关于榴莲的谚语,如“掉下来的榴莲”(durian runtuh),除了字面意思外还有意外之财之意。中国对于榴莲强劲的需求,在这些年迅速地改善了榴莲果农的生计。

  马来西亚农业及粮食安全部部长沙布(Mohamad bin Sabu)在今年3月表示,2017年至2023年马来西亚共出口了51.7亿林吉特(约合79.6亿元人民币)的榴莲,其中73%运往了中国。

  他在议定书签署第二日(6月20日)就在一场活动上向马来西亚全国的榴莲种植者喊话,表示现在就要为出口中国做好准备,开始扩大种植规模,以便在未来5~6年大规模向中国出口。榴莲树种植后一般需要5~10年才能结果。猫山王榴莲和黑刺榴莲是马来西亚的“榴莲双壁”,让榴莲爱好者趋之若鹜。

  榴莲市场竞争激烈

  果肉金黄、香味浓郁、口感绵密,榴莲近年来已经成为了中国消费者的新宠。目前,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榴莲进口国和消费国。

  中国除海南岛出产少量榴莲外,几乎全部依靠进口来满足消费需求。除马来西亚榴莲外,此前泰国、越南和菲律宾先后获准进入中国。

  随着中国对新鲜榴莲的需求持续增长,有越来越多东南亚国家瞄准了这一利润丰厚的市场。2023年越南榴莲种植面积估计达到11万公顷,较上年增长24%。在泰国,过去10年来榴莲种植园面积翻了一番。

  泰国是全球主要的榴莲生产和出口国之一,每年都有大量榴莲出口到中国。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的鲜榴莲进口量为142.6万吨,泰国鲜榴莲92.9万吨,占中国鲜食榴莲进口总量的65.15%。

  经过多年谈判,在2022年7月,中国海关总署和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签署协议,允许越南鲜食榴莲进口中国,泰国榴莲在中国市场上一家独大的地位开始发生变化。

  第一财经记者今年5月在中越边境的友谊关口岸看到,一车车满载着新鲜榴莲的货车从越南涌向中国。如今友谊关口岸,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榴莲进口口岸。

  如今越南榴莲进入中国市场,让泰国榴莲业者感受到了不少的压力。从品质上看,越南榴莲不输泰国榴莲,而且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两国有多个口岸相连,从越南进口榴莲在运输时间上要比泰国缩短一半。因此,进口越南榴莲不仅运输成本低,也意味着中国消费者可以吃到更加新鲜的水果。

  据悉,成立之后的青少年创新中心将坚持以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为引领,促进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互动互补,积极培育青少年创新人才,持续优化青少年发展环境,努力激发青少年创新潜能,关心青少年身心健康,引领青少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培养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中新经纬1月14日电 (魏薇)“现在曼谷的唐人街已经有过年的氛围了,到处都开始卖对联、灯笼,街上也开始有舞狮人了。”来自吉林省白山市的范先生早在1月6日就从中国长沙飞往泰国曼谷,今年春节他打算在泰国度过。

  记者了解到,当晚音乐会进入尾声时,张婉哲、王仕含、马可和德言·希纳迪诺维奇共同表演《我爱你中国》;之后,马可携手王仕含返场演奏茅沅所作名曲《新春乐》,并用英语送上真诚祝福,音乐厅内响起了久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曾与中方合作创办黑山科托尔艺术节“中国舞台”的黑山钢琴家拉提米尔·马蒂诺维奇、塞尔维亚著名导演亚历山大·尼克里奇等当晚前来欣赏了本场音乐会,并献上鲜花和祝福。

  “建议针对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对《条例》进行修订,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范柏乃表示,通过立法形式把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好方法、好经验、好政策进行固化,将为中小微企业的营商环境带来更好保障。

  ——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制修订《防震减灾法》和配套法规规章,编制出台地方防震减灾法规建设指导目录。推动完善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系,持续完善基层防震减灾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新时期群测群防工作模式,统筹推进“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体系落实。强化公众主动参加应急演练和灾害情景体验的政策措施,共建共享体验馆和公共实训基地,引导公众提升防震减灾综合素养和防震避险应急能力。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受益者之一,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宜可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教授车磊一直坚持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巩家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