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月仔猪价格上涨近8成,猪价加速上涨或温和拉动CPI

来源: 上观新闻
2024-06-11 23:14:4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据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官网6月11日消息,《江苏省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印发,明确全省产能调控目标任务保持不变,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为120万头,适当放宽产能调控区间,进一步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措施。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震荡上行,近期价格加速上涨。据农业农村部数据,5月第3周开始,全国生猪均价连涨3周,5月第5周,全国生猪均价16.70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6.7%,同比上涨15.3%。进入6月,猪价持续走强,机构数据显示,6月11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19.04元/公斤,较五一假期上涨约27%。

与此同时,前五月仔猪价格持续上涨。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4年1月第3周仔猪价格开始上涨,此后,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全国仔猪均价从22.75元/公斤,上涨到40.46元/公斤,涨幅近78%。5月第5周,全国29个监测省份仔猪价格均上涨。华北地区价格较高,为42.95元/公斤;西南地区价格较低,为33.71元/公斤。

在受访人士看来,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是影响生猪和仔猪价格的共性因素。当前生猪出栏量减少,养殖户二次育肥情绪较高,拉涨生猪价格。此外,仔猪价格上涨也有养殖周期因素影响,养殖户对后期猪价预期较好,补栏积极性较高也是推涨仔猪价格的原因之一。

年内仔猪价格上涨近8成

2024年3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从4100万头调整为3900万头,将能繁母猪存栏量正常波动(绿色区域)下限从正常保有量的95%调整至92%。

2023年,我国生猪出栏72662万头,比上年增长3.8%,猪肉产量5794万吨,为近年来最高水平。能繁母猪存栏量是影响仔猪和生猪供应的关键因素,也是优化生猪产能调控的重要着力点。

Wind监测农业农村部数据发现,2023年至今,我国能繁母猪存栏数逐月下降。今年4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3986万头,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6.9%。至此,专家分析认为,全国生猪产能调减基本到位。

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减少,直接影响仔猪和生猪供应。“从仔猪到育肥猪出栏要6个月左右的时间,所以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对仔猪的影响先兑现。”华融融达期货生猪研究员史香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1月第3周开始,仔猪价格持续上涨,到5月第5周,已上涨近78%,涨至40.46元/公斤。

史香迎表示,市场前期能繁母猪存栏去化明显,导致今年仔猪供应量有所下降。同时,春节后猪价持续震荡上行,养殖户普遍认为猪价上涨周期已开启,对后市猪价预期较好,也刺激养殖端加大补栏仔猪的力度,支撑仔猪价格上行。不过,她补充说,仔猪价格直接关系养殖户利润,但不会对猪周期带来直接影响。

今年第1周和第2周,全国仔猪均价分别为22.85元/公斤和22.75元/公斤,价格处于年内低位。王亚男表示,当时购买仔猪的成本较低,叠加养殖户对下半年生猪行情较为乐观,补栏积极性较高,推动仔猪价格上涨。

王亚男还表示,当前仔猪价格较高,但生猪价格上涨,养殖利润提升,养殖户看好后市行情,叠加当前补栏仔猪可以在冬至前后出栏,赶上全年猪肉消费旺季,养殖户仍有一定补栏积极性,继续拉涨仔猪价格。

近期猪价快速上涨

生猪方面,今年前5月,生猪价格震荡上行,5月第3周开始,全国生猪均价连涨3周。据农业农村部数据,5月第5周,全国生猪均价16.70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6.7%,同比上涨15.3%,价格处于年内高位。

进入6月,猪价继续上涨。涌益咨询数据显示,6月11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19.04元/公斤,较五一假期上涨约27%。

当前整体处于猪肉消费淡季,在受访对象看来,生猪供应减少是带动本轮猪价上涨的主 要原因。

前述提到的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是生猪出栏量减少的一大影响因素。“从能繁母猪数量变化到生猪出栏量变化,需要10个月左右的反馈时间。”王亚男说。

根据相关上市公司公布的母猪生产情况和市场走访调研情况,史香迎发现,今年母猪生产性能较去年基本稳定,这意味着今年生猪出栏量减幅或与能繁母猪存栏量去化程度相当。前期能繁母猪去化确有成效,后市生猪可出栏量减少,为本轮猪价上涨打下坚实基础。

“猪价再度上行后,增重利润被迅速打开,市场情绪随之而起,养殖端开始新一轮压栏增重和二次育肥。”史香迎表示,据调研,目前散户计划出栏的生猪体重由120~130公斤,抬升到130~150公斤,这就导致部分已达到出栏体重(即120公斤)的生猪被后移1~3个月出栏,减少当下的生猪出栏量,助推猪价上行。

与此同时,史香迎了解到,部分地区二次育肥截流标猪量在20%~30%左右(仅供参考,样本量小或与整体情况差异较大),进一步放大供需缺口,导致猪价迅速拉涨。

在王亚男看来,养殖户二次育肥增加,或是影响近期猪价的最大因素。王亚男回忆,由于南方整体猪源充沛,会对北方行情产生一定的对冲作用,4月底其预判5月猪价或高位震荡,中下旬可能还会出现小幅下滑情况。但5月猪价上涨也带涨了中小场户的二次育肥情绪,5月中上旬东北就开始二次育肥,当前河北、山东等地二次育肥热情较高。

王亚男注意到,当前二次育肥增加,除了市场情绪影响外,也有一个客观原因:去年北方散户和中小场户去产能情况较普遍,空栏位比较多,具备二次育肥条件。再加上生猪养殖周期拉长之后也会提升市场风险,短线二次育肥就成为很多养殖场户的选择。

“5月至今的这一轮二次育肥,主要补栏90~125公斤的猪。”王亚男表示,这一方面会分流部分屠宰场的猪源,减少生猪的市场供应,另一方面也会带动屠宰端猪价上涨。

猪价上涨,叠加饲料成本下降,近期养殖端利润迅速改善。

“其实绝大部分利润都是最近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涨起来的,而且上涨的幅度非常大。”王亚男计算发现,4月末生猪自繁自养利润约为80元/头,到6月11日,利润上涨至638.90元/头,本轮行情带动下,养殖利润已累计涨558.39元/头,涨幅693.58%。从过往经验来看,当前生猪养殖利润已处于比较高位。

当前猪价仍在上涨,仔猪价格已经较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养殖户选择补栏,希望抓住春节前可能的旺季行情。

对此,史香迎认为,仔猪价格上涨对于养殖端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销售仔猪的企业来说,仔猪价格的上涨拉高了其盈利水平;而对于外购育肥户来说,仔猪价格的上涨大幅拉升了其育肥成本,按照现价采购仔猪育肥至标猪出栏成本在16元/公斤附近,明显高于约12.5~14.5元/公斤的自繁自养成本。

史香迎认为,从仔猪养殖到生猪出栏的时间周期来看,7月之后购入的仔猪难以在春节前出栏,因而到时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或下降,仔猪价格持续上涨行情或难持续。

展望后市生猪价格走势,史香迎认为,就当下的基本面而言,生猪价格已经蕴含一定的泡沫,但就全年基本面支撑的高点来看,猪价仍相对合理,后市猪价如何演绎,还要取决于养殖端如何调节出栏节奏。

“如果养殖端在6、7月进行一波降重,则后市猪价还有望创下新的年内高点,否则基本面难以支撑猪价再次大幅上涨。”史香迎说。

在王亚男看来,之前的二次育肥出栏或相对分散,对行情冲击相对较弱,但当前还存在部分压栏情况,这些产能最晚将于7月释放,因而7月生猪行情或高位回调,8~9月行情仍有上涨空间。四季度随着集团场生猪出栏增加,生猪供应或出现微增情况。

生猪价格上涨,猪肉价格相应增加。Wind数据显示,5月下旬开始,全国猪肉批发均价加快上涨,6月11日涨至24.6元/公斤,较5月20日上涨近19%,较今年年初上涨超21%。

猪肉价格是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因素之一,今年4月,猪肉价格上涨1.4%,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整体来看,周茂华认为,在生猪产能去化滞后影响与市场需求回升作用下,猪肉价格对物价的影响将转向温和贡献。

  “我是重庆人,2022年3月,孩子刚满月我就过来了,一直坚守在白云站参加建设。干活虽然辛苦,但能为这种重大工程作出贡献,我感到自豪。而且单位对我们很关心,与大家一起过年很热闹、很快乐。”中铁建工钢筋工张林海介绍,除夕夜,他通过视频电话与妻子联系,看到了可爱的孩子,当时他告诉妻子:“等未来亚洲最大的TOD综合交通枢纽铁路客站白云站建成了,我就回去好好陪你们母女。”(完)

  西部陆海新通道开通前,泰国榴莲难以深度开发中国西部市场——需要先经海运抵达中国东部城市,再转运到西部地区,过长的物流时间影响果品新鲜度,高企的物流成本制约市场竞争力。如今,陆海新通道将泰国榴莲到中国西部地区物流时间缩短约6天,每集装箱节约成本约2000元。

  <strong>灿烂的中华文化</strong>

2008年,峨眉武术列入

  当“网红打卡地”慢慢趋于平静,外地客人逐渐减少,本地客人增加。据阿畅观察,来喝咖啡的不只是年轻人,也有一些中年或老年人点杯“一看就很专业”的咖啡<strong>在外面站着喝完就走了</strong>。总体看,年轻消费者占比约七成,中年占比二成,老年占一成。

  <strong>她希望下一次能带上女儿</strong>

明治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