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特斯拉官宣,火速涨价!

来源: 美食天下
2024-06-13 23:14:17

  来源:中国基金报

  记者 冯尧

  6月13日,记者从特斯拉中国方面确认,从7月1日起,中国工厂生产的Model 3车型在欧盟区域内售价将会提升。此举也是特斯拉应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政策。

  “Model Y车型价格目前不会有变动,主要因为该车型是在德国柏林工厂生产。”特斯拉中国方面对记者表示。至于Model 3车型在欧盟区域售价提升幅度,特斯拉中国方面表示“尚未确定”。

  特斯拉“先涨为敬”

  不过,欧盟方面称,进口自中国的特斯拉汽车可能适用单独的税率。仅仅不到一天时间,特斯拉便火速作出决策。

  特斯拉6月13日在其欧洲网站上发表声明称,“预计从2024年7月1日起,我们会被要求提高Model 3汽车的定价,这是由于可能会对在中国生产并在欧盟销售的电动汽车征收额外的进口关税。”  

  不过,特斯拉并未透露Model 3售价提高的幅度。特斯拉中国方面也对记者表示,“价格提升幅度目前尚未最终确定。”

  据知情人士透露,尚未确定主要由于当前关税政策并未最终“落地”,“当前加征关税还没有成为既定事实,可能还需要等待进一步谈判结果”。

  目前,特斯拉德国官网在售的Model 3后轮驱动版售价为40990欧元(当前约32.1万元人民币),长续航版本为49990欧元(当前约39.2万元人民币),全轮驱动性能版为56990欧元(当前约44.7万元人民币)。

  作为参考,国内在售的特斯拉Model 3价格为23.19万元至33.59万元。

  根据欧盟委员会方面此前措辞,如无法与中方达成解决方案,加征关税将于7月4日左右实施,并在四个月后可能转变为所谓的最终关税措施。

  特斯拉中国方面对记者透露,此次特斯拉在欧盟区域内车型价格提升,并不涉及Model Y车型。“Model Y车型生产于特斯拉德国柏林工厂,并不会受到关税事件影响。”特斯拉中国方面表示。

  国内车企陆续表态

  在业内看来,在一众国内车企处于观望之际,特斯拉率先作出动作,或对其他车企产生指引效应。

  6月12日以来,国内多家车企相继发表声明,对关税事件给出自身的态度。其中,蔚来在当晚即率先表态称,强烈反对用增收关税这样的方式阻止全球电动车的正常贸易,这对于全球的环保、减排和可持续发展而言是阻碍而非促进。

  “蔚来不会因保护主义而动摇我们在全球市场长远发展的决心。对于欧盟的政策,我们将持续关注、评估,并根据进展调整商业计划。在调查的最终结论宣布之前,我们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仍然抱有希望。”

  而在6月13日午间,被施加最高关税的上汽集团也发表声明称,对欧盟委员会的决定深感失望,相关措施不仅违背了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甚至可能对全球汽车产业链的稳定和中欧经贸合作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上汽集团强调,将继续与全球合作伙伴保持开放的沟通和合作,将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并采取一切必要的法律和商业措施,切实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全球客户的利益。

  6月13日晚间,吉利集团也跟进声明表示“非常失望”。吉利表示,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加征关税将损害欧洲自身利益,同时也会阻碍中欧经贸的发展。

  此外,包括比亚迪、岚图在内的车企仍处于观望之中。上述车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正在评估影响和相关应对措施,暂无对外回应的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何俊熹

  吴成来称,全球气温升高使得高-低纬度间的温度梯度减弱,从而导致风速减弱。同时,已有研究表明,全球温度升高有利于植被成长,特别是土壤湿度也增加的情况,可能是造成植被增加的重要原因。

  202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合作与发展峰会联合声明发布。双方强调,海湾阿拉伯国家和伊朗间的关系应遵循睦邻友好和不干涉内政原则,尊重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分歧,不诉诸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与稳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围绕考研组织教学,会将大学办学简单化,重点关注考研科目的教学,可节省学校的办学开支。“如考研不考实验,不少本科院校不重视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他说。

  2021年4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称,阿里巴巴集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对其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的垄断行为处罚182.28亿元。对于地方来说,也开启了平台经济监管元年。

  声明宣布,两国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关于中国支持沙特阿拉伯王国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积极倡议,沙伊双方赞赏并感谢中国领导人和政府承办和支持此次会谈并推动其取得成功。

  梅兵在上海代表团举行的云采访活动中也表示,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短期来看,大学生要摆正心态,高校也可以利用直播等新媒体手段为学生“站台”,长远来说,高校和大学生都应该从一入校就为就业筹谋。

邱俊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