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业绩预告信息披露不准确 多家上市公司收监管函或警示函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31 07:55:31

  近期,针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信息披露不准确的强监管仍在继续。

  公告显示,1月31日,荣盛石化披露了《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3年度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亿元至6亿元。2月24日,公司披露了《2023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上述金额更正为盈利8亿元至10亿元。公司业绩预告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

  荣盛石化解释,公司之所以出现上述错误,是因为公司对证监会在2023年12月发布的新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23年修订)》理解有误,未将符合经常性损益确认条件的14亿元政府补助分类为经常性损益。

  “对于上市公司因业绩预告信息披露不准确而收到监管函或警示函的情况,我们应当持审慎和客观的态度。”康德智库专家、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大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监管函或警示函的发出表明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着严格的要求,这是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必要举措。同时,这也是在提醒上市公司要高度重视业绩预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避免误导投资者,影响市场稳定。”

  “此外,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监管函或警示函的发出有助于投资者更加清晰地了解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减少投资风险。同时,也提醒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更加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和业绩情况,避免盲目跟风或听信不实信息。”刘大卫补充说。

  从以往监管层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违规处罚的情形来 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业绩预告与实际差异较大。

  “业绩预告是上市公司信披工作的组成部分,更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参考之一。若业绩预告与实际差异较大,可能会严重误导投资者,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扰乱证券市场的秩序。”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刘大卫也认为,业绩预告是投资者判断公司前景的重要依据。他表示:“不准确的业绩预告可能使投资者对公司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产生质疑,进而影响公司的声誉和形象。因此,上市公司应当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业绩预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避免给投资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甘祖昌,那可是大名鼎鼎啊!他早年参加农会,从农田走上井冈山,是参加过红6军团二万五千里长征、八路军359旅南下支队二万七千里长征、第一野战军进军新疆长征的老革命。他的“铁脚板”和“铁算盘”,闻名全军。作为我军后勤方面的干将,毛主席多次接见过他。

  我觉得值得,因为暑假就是要走出去,祖国很大很辽阔,见识下不同的风土人情,有利于开阔视野,让孩子将文本知识与实际体验相结合。

  至于准备,也没有刻意,我们是新三年级,照娃的说法,他已经是高年级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为家长,主要是转达老师要求,更多是心理上支持小孩回归校园。

  公开资料显示,该项目占地约245亩,面积区间为92.85~112.05平方米,精装修交付,西安市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公示信息显示,楼盘均价为14475元/平方米。

  但让人不解的是,目前现房的均价反而比期房便宜。比如 2022年,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数据,全国现房的均价为 8326 元/平方米,期房的均价为10486 元/平方米,两者价差 2100元/平方米。

  如杭州早在2004年就颁布了《关于继续深入开展撤村建居与城中村改造的实施意见》。2016年,杭州启动“主城区城中村改造五年攻坚行动”,目标是“十三五”期间基本完成主城区246个城中村改造。截至2020年,杭州市全市共启动266个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主城区“城中村”改造。

刘素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