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酒企业绩增长,为何曾经“黑马”酒鬼酒“开倒车”?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5-14 07:05:24

  中新网5月11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随着年报披露季收官,白酒企业纷纷交出“成绩单”。

  从披露来看,多数白酒上市公司2023年业绩实现明显增长,这个增长势头甚至延续到今年一季度,不过曾经的“黑马”酒鬼酒业绩却出现“大滑坡”。

  白酒行业发生了什么?个别企业为何会“掉队”?答案就在这一份份财报中。

  贵州茅台去年日赚约2亿元

  整体来看,2023年白酒企业韧劲尽显。20家白酒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092.43亿元,同比增长15.9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1551.46亿元,同比增长18.88%。

  从业绩上看,贵州茅台依旧是“双料王”。其2023年营收达到1476.94亿元,同比增长19.01%,占20家上市酒企总收入的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7.34亿元,同比增长19.16%,相当于2023年日赚约2亿元。

  紧随其后的是五粮液,2023年营收832.72亿元,同比增长12.5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2.11亿元,同比增长13.19%。

  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在营收上处于“300亿元”梯队,其中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同比增长率均超20%,洋河股份在增速上略逊一筹。

  这点也反映到净利润增速上。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洋河股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虽均超百亿元,但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同比增长率超20%,洋河股份同比增长率仅6.8%。

  酒鬼酒业绩“大滑坡”

  总的来看,这五大白酒头部企业业绩“可圈可点”。反观其他白酒企业,部分出现“大掉队”,最明显的就是曾经的“黑马”酒鬼酒。

  中新财经记者梳理发现,酒鬼酒2023年营收28.3亿元,同比大降30.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8亿元,同比下降47.77%,接近腰斩。这也是酒鬼酒2013年、2014年塑化剂风波后,业绩首次出现负增长。

  这种业绩颓势也延续到今年一季度。酒鬼酒实现营业收入4.9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8.8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5.56%。

  曾经,酒鬼酒营收增幅一度名列酒企前茅,为何业绩会突然“大滑坡”?

  对此酒鬼酒解释,2023年,面对行业弱周期、挤压式发展期、公司改革转型期三期叠加的严峻复杂环境,公司业绩承受较大压力,尤其是公司2024年一季度业绩下滑幅度比较大。

  此前,酒鬼酒积极扩张,但由此带来的库存高企等问题饱受诟病。在分析业绩下滑时,酒鬼酒也提到,公司主动进行渠道客户调整优化,与部分渠道客户自身经营谨慎双重因素叠加,导致回款不及预期。

  事实 上,2023年,白酒库存也成为整个行业的“心疾”。此前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刘振国公开表示,“产能过剩是白酒产业存在的问题,去产能预期偏弱、酒类的外部环境消费预期降低、库存高企等,这些都在酒业有比较真实的反映。”

  “有人欢喜有人愁”将成为常态

  虽然酒鬼酒业绩出现滑坡,不过多数白酒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可圈可点”。

  其中,贵州茅台、五粮液等头部酒企多延续双位数增长,古井贡酒、今世缘、迎驾贡酒等营收也保持20%以上较快增速。

  对此,华金证券分析,预计主要受益于春节旺季期间“人口返乡”热潮下宴席、送礼等需求场景恢复、以及头部企业存在行业内的结构性优势。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对此,酒业分析师肖竹青告诉中新财经记者,业绩分化是白酒行业结构性调整的信号,白酒行业“有人欢喜有人愁”将成为常态。

  在肖竹青看来,白酒市场分化趋势会提速,拥有核心根据地市场、市场控价有成效、社会库存去化高效的酒企会迎来业绩高增长态势,而价格倒挂和社会库存大的区域酒厂会失去代理商主动推荐的积极性。(完)

  据介绍,为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雄安新区不断健全承接疏解服务机制,完善承接疏解配套政策,加快已出台政策宣传解读和落地实施,构建“免申即享”的政策落实机制和技术支撑平台,多措并举提升住房、子女教育、社保、医疗等服务保障水平,解决落地央企员工后顾之忧,增强新区对疏解单位及其员工的吸引力。(完)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1/19/11391143110250535291.jpg" alt="" />

  纸质书还是电子书?这是一个问题,一个被反复讨论的问题。2022年年初,有媒体以《互联网时代,谁还需要纸质书》为题,再度讨论起了纸质书的价值与困境。无独有偶,2022年6月,亚马逊Kindle宣布2023年正式退出中国,停止在中国的电子书店的运营。这些新闻引发了不少“力挺”纸质书的声音:“纸质书不会消亡”“纸质书不缺读者”……像是对多年来唱衰印刷媒介的一种反驳。这些讨论也让人们看到,我们可以走出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也许下一次,当人们谈论纸质书和电子书时,命题将会发生改变——如何善用媒介,回归深度阅读。

  <strong>在非凡成就中品味收获的喜悦</strong>

  岁末年终,常有各类年度图书盘点,总结一年的阅读生活。新书过眼,经典常驻。其实,当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每个人的眼中和心里都会有一份专属于自己的“年度最佳书单”。

  经营者在医疗美容、美体等项目的商业宣传中使用明星肖像较为常见,当经营者使用行为的侧重点在宣传和推广项目、产品、服务,比如明星肖像并不在显著位置或者即便在显著位置但结合图文是为了凸显产品、服务,按照一般社会公众的认知,此时不足以认定是由宣传内容联想到该明星进行过重大美容、整形项目,在明星也不能证明其社会评价因此降低时,不宜认定构成对该明星名誉权的侵害;当经营者的使用行为侧重于宣传内容或者具体项目、产品的特性,让一般社会公众产生该明星就是进行了该项目、该项目的效果就是该明星身体或面部所展现的样子等认识或者联想,比如削骨瘦脸、抽脂减肥、隆胸美体等,此时的使用行为会给公众产生该明星脸是“做的”、明星身材是“假的”的负面印象,进而给该明星造成负面评价,在这种情况下若经营者未能对明星进行过重大整形提供相应事实依据,则宜认定构成侵害明星名誉权。另外,有些医疗美容产品或服务较为特殊,比如对于身体隐私部位的修复、矫正、整形,虽不在面部,但在对这类产品或者服务进行商业宣传时使用明星肖像或身体形象等,从我国社会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来考量,确实会对明星声誉产生消极影响,给明星带来负面评价,此时可认定构成侵害名誉权。

蔡浩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