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进防汛隐患治理 提升市民防汛减灾和避险意识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01 08:35:32

  这是记者31日从2024年北京防汛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流域性洪水风险依然存在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市应急局副局长李宇表示,从近年来的防汛实践来看,北京面临的防汛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城市排涝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汛期短历时、雨强大的降雨,易造成城乡下凹式桥涵、低洼院落、地下空间及排水标准不高的路段等发生积水,城乡结合部、部分郊区新城等区域应对极端降雨天气的防汛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分布在城郊的231处下凹式铁路桥涵和个别排水系统标准比较低的路段,遇到强降雨造成内涝积水的可能性比较大。

  目前,北京还有121处积水点尚未完成工程治理,需要在汛期重点盯防。遇有极端降雨时,地铁、半地下室、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下通道等地下空间仍存在防汛风险,还需加强防倒灌、应急疏散避险和应急抢险措施。

  二是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北京山区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2%。截至目前,北京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9147处,较2023年增加615处,山洪沟道352条, 山洪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涉及7个区、98个街乡镇、774个村

  此外,郊区旅游景点与山洪地质灾害的隐患点重叠,暑期旅游旺季与汛期雨季重叠,户外运动和旅游人员流动性大与山区通信盲区重叠,预警转移难度大,这些因素都极易造成风险。

  三是流域性洪水风险依然存在。去年永定河发生罕见流域性洪水,滞洪水库、水闸、堤防等防洪工程出现不同程度险情。北京正在加快推动防洪控制性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但短期依然存在防洪短板问题。北运河、潮白河防洪工程体系还不完善,遇到超标准洪水时仍有风险。

  四是基层防汛应对能力和社会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仍需提升。在应对极端强降雨情况下,如何迅速启用基层防汛力量和调动相关物资,仍有提升空间。部分公众对于涉险时的自救互救技能还不能完全掌握。全市各级防汛系统仍需通过更加通俗的方式普及防汛避险知识,抓好防汛应急的社会动员,提升市民防汛减灾和避险意识。

  加快推进防汛隐患治理

  李宇表示,北京扎实开展风险排查与隐患治理,督促开展水利工程等7类防汛隐患排查,并建立防汛隐患台账。梳理全市442处积水点,逐一核实下凹式立交桥和道路积水点工程治理情况,明确治理主责单位,加快推进防汛隐患治理。对于汛前无法完成的,要严格落实应急度汛措施。全面推进地灾风险隐患综合治理,2024年申报地灾治理工程项目13个,涉及8个山区6463户。

  护肤不可忽视

  开车后,为了营造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浓厚氛围,赖建忠组织乘务员们将事先准备好的窗花、福字、中国结赠送给车厢的旅客,并与旅客一起贴福字、贴窗花、挂中国结,以此共同迎接新春的到来,车厢里呈现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更有旅客拿出手机,拍下这美好的瞬间。“他业务能力强,踏实肯干,任劳任怨,很多年轻同志都很愿意和他一起跑车,遇到临时加开列车,都会主动申请加班,只要有他在,我特别放心。”该车队党支部书记郑卿说。

  目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区)、RCEP其他成员贸易投资往来密切。据官方数据,2022年前11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同比增长15.5%,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4%,东盟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走进养殖场,听到“咯”声一片。墙上挂着的“消除一切安全隐患,保障生产工作安全”红色横幅十分亮眼,统一着装的工人们正在添加饲料、查看鸡棚温度,为一只只精神抖擞、体格健壮的肉鸡出栏做最后的准备。

  走进恺迪苏(重庆)有限公司,众多管道装置令人眼花缭乱,企业正为量产做准备。公司技术部经理谭力博士介绍,公司凭借科技创新实现了通过天然气发酵法生产饲料用蛋白质,这种新技术生产的蛋白质产量远超种植大豆。

  他说:“如果你想制定一项政策,那就必须是针对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否则就没有任何意义。”

林国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