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图书馆三大特色主题馆开放 文化综合体再升级

来源: 南方网
2024-06-24 14:40:03

  中新网北京6月23日电(记者 徐婧) 北京城市图书馆中的非遗文献馆/地方文献馆、古籍文献馆和艺术文献馆三大特色主题馆22日开放。此次开放的三座“馆中馆”均位于“森林书苑”的“书山”之中,随三馆开放,北京城市图书馆这座多元文化综合体将为读者带来更多阅读体验。

  非遗文献馆位于北京城市图书馆一层东南侧,以“非遗文献”和“北京地方文献”为特色,利用文献可视化技术,结合主题展览、沉浸阅读、互动体验等形式,营造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主题氛围。

  该馆收录的非遗文献覆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领域。今年,非遗文献馆特别推出“应运而生 典亮非遗——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展览结合馆藏非遗文献,以大运河为线,从口头传说、节庆民俗、表演艺术、中医武术、传统技艺五个方面深入挖掘京津冀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性与个性,彰显三地深厚历史底蕴。

  位于西山体二层的古籍文献馆秉承“保护、传承、创新”的建设理念,打造集古籍收藏、阅览、展示、体验、阅读推广于一体的主题场馆。这里装饰风格典雅素净,纸墨之香与樟木书柜的芳香迎面而来,读者在此翻阅历史长卷,可沉浸体验古韵新生。此次开放的服务空间有历史文献阅览、中华经典传习所、研讨室与白河驿。

  其中,历史文献阅览位于古籍文献馆南部,《中华再造善本》《永乐大典》等新印古籍和古籍类工具书、专题图书以及各类古籍数据库资源供读者在馆阅览。阅览室配置仿明式家具营造古人书房景致,让读者切身体会古人读书雅趣。

  中华经典传习所推出“纸上千年”智慧展陈,以中国古代书籍发展史为时间轴,从书之源、书之盛、书之藏、书之修等角度,融合传统展示形式和AR、VR等数字交互方式,生动展示古籍修复知识和技艺。这一区域还设有传统文化教室、修复材料展示区、古籍修复体验区等,读者可参与古 籍修复体验、典籍精读等特色活动。

  东山体二层的艺术文献馆兼具各类艺术形式,融文献阅览、展览展示、艺术体验、艺术创作、沙龙活动、美育普及于一体,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专业声音场域和优质视听体验,是活化馆藏、开展社会美育的公共文化新阵地。

  艺术文献馆设有黑胶殿堂、艺术沙龙、北京声音馆、艺术文献阅览等区域,馆藏资源以黑胶唱片为主要特色,同时配有艺术理论、美术设计、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和影视戏剧等多种艺术门类的图书资源,其中不乏图册、画集、摄影集等大开本典藏级图书。

  在黑胶殿堂,主展墙展示着1903年至1964年以“北京的旋律”为主题的72张馆藏珍品老唱片。读者可在线上、线下预约6台黑胶唱机,现场选听千张现代黑胶。

  北京声音馆通过文化艺术展览,让声音以“看得见”的形式传播,同时打造了“声游北京”首个北京声音数字资源平台,独家上线北京民歌,将北京传统音乐全新采录,以数字化方式展现北京文化。(完)

  <font>据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网站消息,</font><font>11月8日0—24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font cms-style="strong-Bold">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35例</font>,其中呼和浩特市129例、赤峰市4例(均在红山区)、鄂尔多斯市2例(东胜区1例、达拉特旗1例)。</font>

  后天,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中部和西部、青藏高原北部、西北地区中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内蒙古东南部和中部、吉林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东北地区西部和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陕西中北部、华北大部、黄淮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

  2022年11月1日,玉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西顺城街的丽姿美百货部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发现,该店正在打包“猪肉”“猪脊骨”等肉类食品,该店配送的相关食品明显高于市场价,针对该店涉嫌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已立案调查,一经查实,将依法从快从重进行处罚。

  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10月以来,国际、港澳台航班搜索量环比上涨九成,上海-台北、香港-南京、上海-澳门、青岛-首尔等往来航线较热门。截至10月25日,从香港飞往内地的机票预订量,环比上月同期增长1倍。香港飞往内地机票平均支付价格,环比上月下降20%,低至3000元以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527例(无重症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2594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5421例,无死亡病例。

  鉴于本轮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请广大居民继续坚持减少流动、避免聚集,一起守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为全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共同努力。

马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