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顺三年被罚42次未决诉讼14宗 60%毛利靠海尔阿里被质疑利益输送

来源: 股城网
2024-06-24 09:23:02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A股市场IPO排队已超3年,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日顺”)卡在提交注册环节已有一年多,至今没见动静。

  2021年5月12日,日日顺在创业板挂牌的上市申请获深交所受理,到2022年6月7日,历时近1年,完成了问询。2023年5月25日,排队两年后,公司上会获得通过。但在今年3月31日,市场期待的提交注册没有到来,到来的是中止,原因是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

  三年多了还在排队,多多少少能反映一些问题。事实上,日日顺多个方面受到市场质疑。

  脱胎于海尔系的日日顺对海尔系的高度依赖顽疾难改。公司60%毛利靠股东海尔系、阿里系贡献,且与其交易的毛利率高于其他客户。市场质疑这期间有利益输送的可能。

  日日顺还存在不少违法违规行为。2020年至2022年的三年,公司累计被罚42次,单笔争议标的在500万元以上的诉讼有14宗。

  6月20日,针对日日顺对关联方的依赖、经营独立性等问题,长江商报记者向日日顺发去了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难以摆脱对海尔阿里的依赖

  尽管声称已有较高的市场地位,但日日顺仍然难以摆脱对海尔系、阿里系的依赖。

  日日顺成立于2000年,公司通过数字化的运营能力构建并管理了覆盖全国、送装同步、到村入户的稀缺物流服务网络。截至2022年底,公司已经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超过130个地级市以自建及租赁的方式快速布局了902座仓库,连接了超过 15000条干线运输线路、近18万辆运输车辆以及近5000个服务网点在内的基础设施及服务资源。

  日日顺称,经过多年发展,其已经成为中国领先的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及场景物流服务提供商。根据罗戈研究的报告,按照2020年的收入,公司为中国第三大端到端供应链管理服务提供商。

  目前,日日顺有两大知名股东,即海尔和阿里。截至招股书签署之日,日日顺上海持有日日顺56.40%的股份,为控股股东,海尔集团间接全资持有日日顺上海100%的股份,进而为日日顺的实际控制人。

  此外,Partner Century和淘宝控股为阿里巴巴所控制,二者合计持有日日顺29.06%的股份,为其第二大股东。

  从日日顺的股权结构看,海尔集团和阿里巴巴合计持有日日顺85.46%的股份。

  日日顺两大股东密集进行关联交易,海尔系、阿里系稳居日日顺的前两大客户之位。

  2020年至2022年,日日顺向海尔系销售的收入分别为46.50亿元、52.52亿元、53.16亿元,占当期销售收入的33.13%、30.60%、31.55%;向阿里系销售的收入分别为22.18亿元、25.75亿元、26.61亿元,占当期销售收入的15.80%、15%、15.80%。

  这三年,日日顺向海尔系、阿里系销售的收入占比合计为48.93%、45.60%、47.35%。同期,海尔系毛利贡献占比分别为41.48%、41.90%和42.69%,阿里系的毛利贡献占比分别为21.36%、21.15%和17.75%,海尔系、阿里系贡献的毛利合计占比分别为62.84%、63.05%、60.44%。

  超过60%的毛利来自关联方海尔系、阿里系,足见日日顺对两大股东客户的高度依赖。公司表示,受业务扩张速度的影响,公司预计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与海尔系客户及阿里系客户较大规模合作的情形。

  难以规避的利益输送嫌疑

  日日顺过会一年有余仍未提交注册,可能与市场质疑的利益输送有一定关系。

  在上会接受审核时,审核委现场提出两大问题:第一,关联交易方面,关联交易是否公允、是否存在通过关联交易调节经营业绩的情形、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情形;第二,独立性方面,是否对关联客户存在重大依赖、是否具有直接面向市场独立持续经营的能力,日日顺主要通过云顺通APP、顺智通APP及到家APP开展线上运营业务,经营管理是否具备独立性。

  日日顺的关联交易,确实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公司的毛利超过60%靠海尔系、阿里系贡献,而公司向这两大客户销售的毛利率明显较高。

  对比发现,日日顺的毛利率明显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而公司向海尔系、阿里系客户销售的业务毛利率明显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

  对此,日日顺解释称,海尔系、阿里系客户业务主要集中于消费供应链服务,2020 年、2021年及2022年,受到基础物流服务毛利率较低影响,公司整体毛利率较低,因此海尔系客户、阿里系客户业务毛利率高于公司整体毛利率。公司进入消费供应链服务的时间早,业务规模大,在该板块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凭借在该板块多年的经验以及精细化管理,毛利率相较于基础物流服务板块较高。

  日日顺的这一解释难以完全消除市场的质疑。

  值得一提的是,日日顺的董监高人员中,董事长周云杰还担任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董事解居志还担任海尔 集团高级副总裁、海尔电器集团执行董事;董事万霖是菜鸟集团CEO兼董事、阿里合伙人,董事帅勇也出自菜鸟网

  大量董监高来自海尔系、阿里系,日日顺的独立性也难以保障。

  截至2022年,日日顺有14名董监高,其中,专职董监高只有5人,包括独立董事在内,只有8人在公司领取薪酬。

  此外,日日顺与海尔集团重合网点达2373个。

  未决诉讼金额超过3亿

  日日顺还存在一些风险。

  日日顺的应收账款存在坏账损失风险。2020年末至2022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金额分别约为32.49亿元、35.55亿元、39.53亿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23.15%、20.72%、23.46%。

  日日顺表示,受客户类型、收入季节性波动、运营模式差异等因素影响,公司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不仅如此,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4.57次、5.04次、4.49次,亦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为9.01次、9.18次、9.02次。

  在经营方面,日日顺频频违规被罚。

  根据招股书披露,2020年至2022年,日日顺受到的行政处罚达42次。其中,单笔处罚金额超过1万元及以上的15项合计251.92万元,单笔处罚金额1万元以下的27项合计 3.93万元。

  因为项目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擅自建设,日日顺被罚款212.37万元。此外,因为擅自停用消防供水设施、未如实记录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消防控制室主机存在多处故障、存在不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压力管道超过检验有效期等,日日顺及其子公司被罚。

  在财务方面,日日顺存在通过第三方收款问题。第三方包括公司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实际控制人的直系亲属、同一集团/实际控制人控制其他企业、保理业务付款等。2020年至2022年,公司通过第三方收款金额分别为3.75亿元、1.78亿元、1.77亿元。

  日日顺称,随着公司相关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第三方回款金额及占比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截至2022年底,日日顺还存在重大诉讼或仲裁事项。公司及其子公司正在进行的或尚未执行完毕的单笔争议标的在500万元以上的重大诉讼共计14宗。其中,公司及其子公司作为原告的重大诉讼为12宗。

  2020年10月29日,日日顺因被贵州盘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欺诈受让目标公司股权,致使公司遭受损失,故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撤销股权转让协议,并返还股权转让价款和利息,赔偿损失1.87亿元。

  为了追讨运输费,日日顺起诉内蒙古蒙得利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国宾食品有限公司,要求对方支付运输费2265.47万元。

  粗略统计,14宗诉讼涉及的金额超过3亿元。

  日日顺主要采用轻资产的运营模式,运力、服务资源主要通过向第三方采购获得,市场因此称日日顺为物流中间商。

  经营违规频频、诉讼缠身,日日顺何时才能顺利登陆A股市场?

  分地域看,2022年海归群体前往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及以下城市发展的意愿均有提升,2022年的投递占比分别为31%、15.7%和14.3%,均高于2021年的投递占比。

  “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丰台园将以首都发展为统领,链接高端要素资源,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和供应链深度融合。同时,将把握功能定位,倍增追赶、跨越发展,为推动丰台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首都中心城区新篇章注入强大动能。”孙睿表示。

  <strong>【健康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 勤动脑多社交 记忆好</strong>

  新冠痊愈标准是能憋气40秒以上,不足40秒就说明肺有问题。

  谈到新一年江西商务工作重点时,犹王莹表示,要持续推动实施“千企百展”工程,引导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参加120个境外专业展会,帮助企业线上线下、境内境外多渠道稳定欧美市场,拓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一带一路”沿线及阿拉伯国家市场。

  从涉案主体看,内幕信息知情人直接交易仍占40%。有的上市公司董事知悉公司筹划重大重组后买入相关股票,信息披露后卖出获利。有的上市公司子公司高管知悉公司将进行重大投资,使用本人及配偶账户内幕交易获利。

吴文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