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丹妮·普拉科萨:印尼巴迪克为何“绣”龙凤?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07 02:19:32

  中新社雅加达4月1日电 题:印尼巴迪克为何“绣”龙凤?

  ——专访印度尼西亚遗产协会纺织品研究小组顾问、巴迪克研究者丹妮·普拉科萨

  作者 李志全 陈诗梦

  在印度尼西亚,上至总统,下至百姓,每逢重要场合都会穿着巴迪克(Batik)。这种色彩丰富、图案繁多的服装,被印尼人视为国服,也是民族身份的象征。2023年10月正式开通运营的雅万高铁,在车站内部设计、车厢座椅方面,就采用了巴迪克传统蜡染风格。

  印尼是“千岛之国”,不同地域有不同特色的巴迪克,其中就出现了以龙、凤、祥云、莲花等动植物或中式纹样为主要图案的设计风格。印尼巴迪克为何使用中国元素?印尼巴迪克与中国有着怎样的渊源?印度尼西亚遗产协会纺织品研究小组顾问、对巴迪克有着近20年研究的丹妮·普拉科萨(Danie Prakosa)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就这些话题进行探讨。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请介绍一下印尼巴迪克,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丹妮·普拉科萨:巴迪克是印尼的古法蜡染技艺,也泛指由这种工艺染成的花布或由其制成的服饰,深入印尼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故而被视为印度尼西亚民族身份的象征。

  在早期爪哇王朝(1293年—1527年)时期,巴迪克是国王和政府官员穿的官方服饰。虽然王宫外的普通人也想穿巴迪克,但王室使用的巴迪克图案在王宫外是明令禁止的。这些特定的王室图案在爪哇语中被称为“Larangan”,也是“禁止”的意思。平民对巴迪克日益增长的需求创造了很多商机,除“Larangan”图案以外的更多样式被设计出来。

  印尼传统巴迪克,或在王宫内创作,或在平民中发展,无论哪一种图案都有一个美好的寓意。爪哇人从在母胎中孕育开始到出生,到经历童年、青少年、婚姻,再到死亡,日常生活与传统仪式都会使用巴迪克。可以说,巴迪克是爪哇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爪哇社会的传统,特别是涉及巴迪克的传统,至今尚存。在爪哇家庭与社会中,每个蜡染图案所蕴含的哲学意义被一一传至下一代。

  2009年10月2日,巴迪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个日子随后被印尼政府定为“巴迪克日”。巴迪克历史悠久,在当代仍蓬勃发展,这是它能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因素。如今,巴迪克不仅是印尼的民族之宝,也是世界的瑰宝。

  中新社记者:巴迪克是如何走向国际舞台的?

  丹妮·普拉科萨:印尼政府非常重视推动巴迪克产业的发展,专门为其颁布了两项规定,除了将每年10月2日定为“巴迪克日”,还要求政府官员每周至少穿一次巴迪克。此外,印尼许多学校要求学生穿着巴迪克,要进入一些办公场所也必须身穿巴迪克。实际上,时尚行业的所有细分市场,如男装、女装、老年服饰、儿童服装都广泛接纳、使用巴迪克布料,无论是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都可以穿着。

  在巴迪克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它成为印尼闻名世界的文化标志,变得更加时尚、新潮,受到外国消费者的青睐,逐渐走向世界舞台。在印尼的国家庆典、大型国事活动中,包括印尼政府承办国际会议时,常为与会的领导人量身制作巴迪克。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就喜欢穿巴迪克,他曾把巴迪克穿到印尼以外的地方。印尼总统佐科在一些重大国事活动中也常穿巴迪克,他的家乡梭罗就是巴迪克之城。

  如今,在印尼工作、学习的外国人士都会购置几件巴迪克,用于出席正式活动时穿着,他们认为这是时髦的打扮,还能拉近与当地人的距离。

  中新社记者:除了印尼本土元素,巴迪克的蜡染图案还使用了龙、凤、祥云等中国元素,这些图案有何意义?

  丹妮·普拉科萨:印尼作为全球最大的群岛国家,在亚洲贸易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数百年来,来自中国、印度及欧洲、中东的商人来到印尼,在这里经商并定居。在早期,中国人与印尼人在生活中交往互动,这个过程中,中华文化开始对印尼产生影响,包括对巴迪克蜡染图案的影响。中华文化主要以物品(如盘子和罐子)为载体,漂洋过海到印尼,并与印尼传统蜡染图案相遇相融,就此融入。

  融入中国元素的巴迪克主要分布在印尼爪哇北部沿海地区,如拉塞姆、图班、三宝垄、北加浪岸、井里汶、加鲁特、因德拉马尤等地。蜡染在这些地区已有数百年历史,印尼语中有个专有名词称之为“Pasisiran Batik”。过去,拉塞姆巴迪克上经常出现象牙白色的中国陶瓷,图班和因德拉马尤的巴迪克因凤凰图案闻名,井里汶巴迪克的“祥云”图案结合了本土的云朵与南京云锦的配色。这些都能证明中华文化对印尼巴迪克的影响。

  直到现在,印尼巴迪克还使用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动物图样,常见的就有龙。人们认为穿着带有“龙”等样式的巴迪克能带来好运。虽然印尼的爪哇传统故事中也有特定形式的龙,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龙形状独特,具有守护、驱邪、好运和利生育的美好寓意。

  中新社记者:为什么说巴迪克见证了中华文化与印尼文化的融合?

  丹妮·普拉科萨:如前述,巴迪克是印尼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巴迪克起源于爪哇王国时期,中国商人当时到印尼进行贸易,也将中华文化带到印尼社会。当时抵达印尼并定居的中国商人大多单身,或没有带家人,因此许多中国人与印尼人结合,婚姻使两个民族的文化互相影响,他们生下的后代被称为“Peranakan”(土生华人)。为了适应当地文化,生活在印尼的华人如女性开始穿纱笼。由于巴迪克是印尼重要文化符号,华人为了融入印尼人的生活,也把巴迪克当作婚服。

  19世纪中期,荷兰殖民者在巴迪克市场大获成功,在印尼经商的华人也看到这一商机。在巴迪克产业的发展中,印尼华人及其后裔适应市场需求创新巴迪克的图案设计,巴迪克与中国的渊源也主要体现在设计巴迪克图案时,将经典爪哇图案与传统中国元素相结合。

  除了图案的创新,华人企业家还向巴迪克工匠传授技艺,这些工匠大多是印尼本地人,他们掌握了高超的蜡染手艺后,设计出带有中华文化元素的图案,生产出精美绝伦的巴迪克布料。华人后裔所创作的巴迪克,既有中华文化的身影,又体现出印尼文化,不仅深受本国人欢迎,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家庭中也有特殊地位。

  中新社记者:如何从巴迪克的发展看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和谐共处?

  丹妮·普拉科萨:华人来到印尼定居,两个民族的人相互学习、交流技巧,两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一方面,中国是推动印尼巴迪克工艺发展的国家之一。另一方面,印尼人发明了一种独特的蜡染工具“Canthing”,这种工具与华商的技术一道创造出更加精美的巴迪克。

  巴迪克蜡染是一种十分精美的艺术品,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多元文化交汇的表现。除中国元素之外,巴迪克还采用阿拉伯书法、欧洲花束、日本樱花等图案,这说明印尼是一个文化非常多元的国家。(完)

  受访者简介:

  丹妮·普拉科萨,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三宝垄的一个巴迪克蜡染世家。她从小就喜欢穿着巴迪克、制作巴迪克,巴迪克已经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迄今,她从事巴迪克蜡染方面的研究将近20年,向全世界不同国家的爱好者进行巴迪克蜡染的推广与介绍。

  丹妮·普拉科萨是印度尼西亚遗产协会纺织品研究小组顾问,现在雅加达国际妇女俱乐部担任巴迪克蜡染圈负责人,该俱乐部成立于1950年,成员约400人。

  据悉,本场音乐会的举办,凝聚了诸多中国音乐人同心同愿的奉献。提琴演奏者王仕含表示,在学业紧张的情况下,集中练习演奏《苗岭的早晨》等中国乐曲十分辛苦,但自己将在国际舞台演绎中华艺术精华,便格外用心、用情。马可亦表示,她已三年没有回国。此次有机会参加塞尔维亚“中国舞台”,为塞尔维亚听众演奏这么多中国经典乐曲,仿佛真切感受到了祖国的亲人们的殷切目光、华夏音乐前辈们的喃喃嘱托。

  在一家蝴蝶兰专卖店,造型精美的蝴蝶兰摆放在显眼的位置,上面挂着“幸福安康”“升职加薪”等祝福卡片。该店店员姚小姐告诉记者,今年为了提高销量,特意推出可以快递到家的蝴蝶兰盆景礼盒,它有一个带灯的圆形装饰,寓意圆圆满满。

  黄穗文表示,大藤峡建成后蓄水量已经足够保障澳门用水安全。“原来从内地调淡水到澳门需要一个多星期,如今大藤峡开闸放水后只需3天,澳门市民就能用上来自西江的淡水。”

  多家媒体报道,英国历史性的高通胀率以及由此导致的生活成本危机是此轮罢工潮的重要导火索。2022年4月至10月,英国通胀水平接连刷新40年来最高纪录。去年7月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0.1%,随后小幅回落,2022年10月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1.1%,同年11月涨幅回落至10.7%,但仍远高于英国央行通胀目标。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涂兴永在发布会上介绍,重庆是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目前,全市拥有制造业全部31个大类行业,形成汽车、电子、装备、材料、医药、消费品等“多点支撑”产业格局。

  此外,还包括基层中藏医药人才配备基本实现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比达到25%以上,100%社区卫生服务站、80%以上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藏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基层中藏医药健康宣教实现全覆盖,所有县级区域依托县级中藏医医院设置中藏医药健康宣教基地,推动中藏医药健康知识普及;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基本实现市(州)域全覆盖,每个市(州)力争创建1个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含先进单位)。

林辛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