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在即,AMD“先涨为敬”?

来源: 光明网
2024-06-23 07:56:00

  来源:美股研究社

  热浪之下,仍不能掩藏AMD的高估值?

  作者|Arne Verheyde

  编译|华尔街大事件

  AMD被高估?

  除了英伟达之外,AMD( NASDAQ: AMD ) 仍然是 AI 芯片领域最引人注目的另类投资之一。然而,该股未能获得看涨评级的原因是其估值非常高,尽管增长速度仅为英伟达的一小部分,但估值却可与英伟达相媲美。

  最近,股价在突破 200 美元后有所回落。尽管估值仍然相当不利 ,但可以说未来有几大利好因素可能值得暂时上调。  &nbs

  从2月份的先前报道来看,AMD 的估值似乎比实际表现高出数年。这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实际领导者英伟达截然相反,鉴于强劲的增长(这使其能够迅速增长至估值水平),其股票估值从未变得那么昂贵。对于 AMD 来说,这种强劲的增长本来就不具备(或者充其量只是从最低限度的基础开始)。

  业绩好坏参半

  自 2023 年第一季度以来,AMD 的业绩好坏参半。一季度营收为 55 亿美元,2% 的营收增长意味着整体营收自 2021 年第一季度以来一直停滞不前,当时该公司在收购 Xilinx 后实现了 59 亿美元。AMD 确实尚未超过一个季度后公布的 65 亿美元。

  然而,早在 2021 年,该股在年底确实继续上涨,目前仍处于类似水平。这表明投资者对这一时期的进一步增长仍然相当乐观,尽管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而是在 2022 年末出现了大幅下滑。

  仔细查看业绩,数据中心收入达到创纪录的 23 亿美元,同比增长 80%,这得益于 Ryzen 和 Instinct 产品线。尽管 Epyc 出现季节性下滑,但由于 Instinct 的增长,该收入环比增长 2%。客户业务继续从低迷中复苏,最低时下降了约 50%,但同比增长了 85%。

  造成整体业绩持平的主要原因是游戏业务和嵌入式业务,前者营收为 9 亿美元,同比下降 48%,后者营收为 8 亿美元,同比下降 46%,环比下降 20%。

  就盈利能力而言,非 GAAP 每股收益为 0.62 美元,毛利率为 52%,营业利润率为 21%。然而,GAAP 毛利率为 47%,GAAP 营业利润率为 1%,每股收益为 0.07 美元。

  在宣布 2024 年人工智能收入初步预期为 20 亿美元后,这一数字随后增加到 35 亿美元。这一强劲增长引发了人们对实际结果的猜测,这意味着可能性很大。为此,AMD 似乎揭穿了一些较为乐观的预测,这些预测的趋势是数十亿美元,而第一季度的更新仅比预期高出 5 亿美元,达到 40 亿美元。

  仍是热点,但估值高

  继英伟达发表类似声明后, AMD 最近也宣布将转为每年一次的发布节奏。

  该公司的预期市盈率为 45 倍,并且如前所述,GAAP 和非 GAAP 收益之间存在很大(20 个百分点)差异,因此股价昂贵。不过,从一些潜在的上行因素来看,确实有必要进行初步升级。

  首先,如前所述,AMD 的两大主要业务(游戏和嵌入式)继续表现疲软。如果市场状况好转,那么季度总收入可能达到 15 亿美元,或每年 60 亿美元。此外,即使是客户,其季度收入也继续低于美国经济低迷前的近 20 亿美元。

  其次,尽管 Instinct 创下了创纪录的 10 亿美元(累计)收入,但仍处于早期阶段。这项业务似乎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目前预测的 2024 年的40 亿美元翻一番(或更多) 。

  总体而言,在乐观情况下,这意味着收入可能上升到 360 亿美元左右:80-100 亿美元的 Instinct、60-80 亿美元的 Epyc、60-90 亿美元的 Ryzen(客户端)、60-80 亿美元的游戏和 50-60 亿美元的嵌入式产品。这些估计值的范围是 310-410 亿美元。看看英伟达,似乎大部分潜在的上升空间都在于 Instinct 产品线。

  除了正在进入的新 AI 加速器业务之外,这一预测并不一定需要大幅增加市场份额(也许游戏除外,它已将部分份额进一步让给了英伟达),而主要可以通过适度增加总可寻址市场(“TAM”)来实现。例如,在客户端领域,新的 AI PC 趋势可能会提高 ASP,而在数据中心领域,英特尔 (INTC) 预测每核价格将保持相当稳定,随着核心数量的增加,ASP 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高。   

  假设营业利润率为 25%,净收入(非 GAAP)可能达到 90 亿美元。这相当于每股收益略高于 5.5 美元,预期市盈率为 29 倍。营业利润率扩大至 30%(该公司在 2022 年第二季度创下纪录时就已实现),将进一步将倍数降至 24 倍。由于 AI 加速器业务显然利润率非常高,因此或许(甚至很有可能)可能实现进一步的运营杠杆。

  这种低于 20% 的市盈率与其看涨情况下的增长情况非常接近。或者,由于该股的市盈率已经高得多,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盈率压力,同时仍能为股东带来收益。鉴于该股历史上相当高的估值,后一种情况似乎更有可能出现。          

  主要风险在于,假设加速器持续增长以及其他业务全面复苏的乐观预测不会实现。

  例如,当时的个人电脑收入受到大周期的推动,而个人电脑 TAM 此后已恢复到历史水平。再加上英特尔竞争力的增强,这意味着市场份额大幅增长似乎不太可能,因此大部分增长机会可能已经随着第一季度 85% 的同比增长而实现。不过,一些看涨者可能会注意到,AMD 的市场份额相当低,确实最多保持在 20% 出头,这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增长机会。

  同样,在数据中心领域,英特尔继续大力提升其竞争力,旨在通过其最新的 2024 年产品发布夺回市场份额。在嵌入式领域,目前正在消化库存,这意味着一些(环比)增长应该很快就会恢复。另一方面,消化部分是由于供应过剩造成的,因此,如果这些峰值销售数字是基于(由)市场供应过剩造成的,那么收入的全面复苏可能不会很快发生。

  最后,如前所述,即使对所有业务都使用了乐观情况的数字,非 GAAP(更不用说 GAAP)市盈率仍将高于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平均水平。如果人工智能收入约为 80 亿美元甚至更高,这项业务仍只占其总收入的一小部分,因此,即使该业务在如此规模下继续快速增长,也可能无法使公司的整体增长率足以保证其目前拥有的高估值。

  总体而言,对于 AMD 这样的公司来说,市盈率在 20% 左右似乎比较现实。因此,在最坏的情况下,考虑到目前的财务状况,这将使其大约一半的股价和市值面临风险,因此估值似乎确实反映了未来几年的进一步增长。

  由于 AMD 是一家无晶圆厂公司,因此它在资本支出方面几乎没有任何风险来维持其业务。相比之下,英特尔最近在建设新晶圆厂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本,这严重影响了其自由现金流。

  从现实角度来看,该股应该是不可投资的,考虑到目前的财务状况,大约一半的市值和股价都面临风险。尽管如此,由于 AMD 的许多业务仍远低于其实现的峰值收入,甚至接近其嵌入式和游戏业务的低谷,因此在这些业务复苏之前,这创造了一个投资机会。此外,长期投资者对该股的信心一直很强劲,因此考虑到人工智能的炒作,该股不太可能大幅降温。然而,即使在过去几个月股价下跌之后,这一投资机会仍然受到高估值的制约。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全面复苏和人工智能持续增长的乐观情况下,未来几年的收入可能从 2024 年预计的 240 亿美元增长到 360 亿美元或更高。再加上营业利润率的提高,按当前股价计算,这可能会导致市盈率倍数降至 20 多倍。 

责任编辑:郭明煜

  通过资料查询,记者发现,类似产品其实早在2013年就在日本出现过。2013年2月,日本相关部门还专门发布调查报告,指出消毒卡对人体的危害,消费者应该停止使用相关产品。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唐仁健说,2022年,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有效巩固。截至11月底,65.7%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风险,其余也都落实了帮扶措施,没有发生整村整乡返贫的现象,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比上年增加了133万人,达到3278万人。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7日电 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随着春节的临近,人员流动加大,返乡人员增多,更加需要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为保障“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及配套措施于1月8日顺利实施,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向全国各地派出了15个指导组,督促指导做好准备工作,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农村疫情防控好的经验做法,有的强化分级诊疗,有的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的加强重点人群摸底和服务保障。对于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进一步推广。

  为保证2023年春运工作,兰州铁路局按照“适需安排、应急有备、精准匹配、梯次投放”的思路专门铺画了春运列车运行图,精准做好客流集中地区和时段运力投放,更好满足旅客需求。在图定列车开行的基础上,对春运期间运力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看到列车每天能正常发车,没有安全隐患,每个旅客都能安全到家与家人团聚,我们的辛苦也就值了。”桂林北站派出所民警邓昕说。(完)

  再加上以前要好的同学不在身边,孩子不时感到孤独。为儿子成绩着想,也为孩子的社交考虑,2021年2月,褚女士决定到香港租房,让孩子恢复面授课程。

杨淑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