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八条”后并购重组第一单来了 芯联集成拟收购未盈利资产

来源: 看看新闻网网
2024-06-24 07:43:08

因缺乏燃油 黎巴嫩将暂停全国公共电力供应精品视频秘 麻豆入口,

  ◎记者 李兴彩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仅两天,就有科创板公司推出重组预案,拟收购未盈利资产,打响“科创板八条”后并购重组“第一枪”。

  6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 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简称“科创板八条”)提出,提高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收购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芯联集成本身是一家上市前未盈利企业,公司去年按照“市值+营收”的科创板第四套上市标准上市,如今作为收购未盈利资产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颇具有先行先试的魄力。作为“科创板八条”后首单重组预案,芯联集成的重组进展也将牵动着市场的目光。

  芯联集成拟收购未盈利资产

  据预案,芯联集成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滨海芯兴、远致一号等15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持有的芯联越州72.33%股权。其中,公司本次拟发行股票价格为4.04元/股。截至预案签署日,芯联越州的审计和评估工作尚未完成,交易的最终交易价格、股份支付及现金支付比例尚未确定。

  预案显示,芯联越州成立于2021年12月,是芯联集成IPO募投项目“二期晶圆制造项目”的实施主体,该项目投资总额110亿元,建成后将新增月产能7万片,进一步提升公司8英寸MEMS和功率器件的代工产能。

  本单收购案的最大看点是,标的资产芯联越州是一家尚未盈利的公司。从财务数据看,2022年,芯联越州营收1.3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00亿元;2023年,芯联越州营收增至15.6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1.16亿元。而这正是“科创板八条”明确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收购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后,科创板推出的首个拟购未盈利资产的案例,对市场具有一定的示范效益。

  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尽管标的公司暂时尚未实现盈利,但芯联集成表示,随着芯联越州进入规模量产,剔除折旧及摊销等因素影响,芯联越州2023年度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2.79亿元,已实现由负转正,盈利能力得到改善。

  未盈利标的资产“含科量”几何

  “科创板八条”明确,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收购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那么,芯联越州是否算得上是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此次收购对尚未盈利的芯联集成影响几何?

  公告显示,芯联集成主要从事MEMS、IGBT、MOSFET、模拟IC、MCU的研发、生产、销售,为汽车、新能源、工控、家电等领域提供完整的系统代工解决方案。2023年5月10日,芯联集成登陆科创板上市。因彼时尚未盈利,公司特别选择“市值+营收”的第四套上市标准,目前公司仍处于未盈利状态。

  记者注意到,上市公司及标的公司是国内高端功率半导体及MEMS制造的领先企业,产品70%以上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光储、电网、智能驾驶等领域。2023年,芯联越州6英寸SiCMOSFET出货量已达国内第一。今年4月,芯联越州8英寸SiC MOSFET工程批顺利下线,预计于2025年实现量产。目前,芯联越州的硅基IGBT和硅基MOSFET的产能为7万片/月,SiC MOSFET产能为5000片/月,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主驱逆变器、车载OBC模块等。

  芯联集成认为,标的公司上述新兴业务布局发展迅速,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由于在非全资主体内,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述业务的后续发展。当前,标的公司少数股东以财务投资人为主,受限于投资资金、投资期限等因素限制,后续较难进一步提供上述业务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更为重要的是,上述业务若为上市公司全资持有,上市公司可通过引入产业链上下游重要参与者,推动公司产业垂直整合,实现全产业链布局,更好地助力上述业务的快速发展。因此,上市公司拟通过本次交易持有标的公司100%股权,后续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支持碳化硅等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芯联集成表示,通过本次交易,上市公司对芯联越州的控制力进一步增强,未来将利用上市公司的技术优势、客户优势和资金优势,重点支持碳化硅、高压模拟IC等业务发展。而芯联越州则有望成为国内首家规模量产8英寸SiC MOSFET的企业。此次收购也是芯联集成加码布局碳化硅的重要战略规划。

责任编辑:尉旖涵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