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条文物主题游径东坡行旅在川发布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10 01:53:08

  中新网眉山6月8日电 (记者 贺劭清)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主会场活动8日在眉山举行。活动主题为“保护文物传承文明”,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物局、眉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活动现场发布了中国首条文物主题游径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眉山城市单元方案。

  据了解,四川等10省文物部门于去年签署游径创建协同推进工作协议。目前,中国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相关规划,各相关地区将以规划为引领,围绕游径主题定位,通过对东坡文物资源的系统保护利用,充分彰显东坡文化魅力。眉山市率先完成城市单元方案编制,围绕“家”和“学”两条主题脉络,聚力打造具有“人生底色,少年才情”内涵的城市。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表示,四川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近年来,四川统筹文物保护与经济社 会发展,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深入实施重大考古项目,纵深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传承弘扬革命文化,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多学科联合考古等走在全国前列。

  罗文利强调,四川要抓住文物事业发展的良好机遇,锚定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各项工作,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出更大贡献。

  活动现场,四川省政府副省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组长胡云向四川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志愿服务总队授旗。文物普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自去年11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展以来,四川成立省级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出台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宣传方案等系列文件,落实文物普查专项经费,建立文物普查专家库,对四川市、县两级400余名普查业务骨干进行全覆盖培训,并圆满完成文物普查试点工作。同时,四川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全面建立文物普查专业队伍365支、共4500余人。目前,四川正全力推进第二阶段实地调查各项工作。

  此外,中国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负责同志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授牌,现场上线发布三苏文化大数据库,公布四川省2024年文物保护优质工程—眉山重瞳观文物维修保护工程以及文物利用优秀项目—成都城厢古镇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完)

  柳青指出:“我深感荣幸可以获得这个机会,帮助提升波音在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建立的卓越成功和合作伙伴关系。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近8500架新民用飞机和价值5500亿美元的民航服务,我的工作重点是确保我们的团队做好准备来支持客户并满足这一需求。”

  不妨听听美国商人马斯克对此的解读。马斯克最近在直播节目里称,意大利方面对拜登之表示,无非就是个意思。而实际上,只要年底前,意大利议会无法通过相关否决案,根据意大利与中国此前的合作协议,“一带一路”文件将自动延期。

  天龙救援队作为较早到达涿州的民间救援队,自带的皮筏艇4艘被损坏,其中3艘直接报废,损失3.6万元。陆玖告诉记者,皮筏艇底部为柔软的塑料材质,洪水激流勇进,地面上的指示牌、铁丝网、断掉的树枝等尖锐物体如同水下“暗器”,只要碰到船底,极易划破船体。

  2023年6月份,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通过改革转型,我国已经建成水域、山岳、地震专业救援力量5000多支,救援装备也大大提升。另外将社会力量纳入救援体系,现在大约2300支近5万人的队伍。

  北拒马河是涿州市最主要的行洪河道之一。拒马河从太行山麓流出后,在河北涞水县分为南北两支。其中,北拒马河东流至北京市房山区,在镇江营村入涿州,又分为北、中、南三个河道。据公开资料,北拒马河在涿州的河道弯曲,漫滩行洪,河道摆动不定,形成了大片洼套,历史上又称“千河套”。套,即河流拐弯的地方,地势较低。当地许多地方以“套”命名,比如刁窝套,其所在区域,便是小清河、大石河、北拒马河的汇聚地,也是小清河分洪区洪水的必经之路,此次洪灾极为严重。大石河发源于北京市房山区的百花山南麓,源短流急,河水出了山便进入涿州。小清河发源于北京市门头沟的九龙山,过房山后,进入涿州。

  校内将高标准建设实验实习用房、博物馆、图书馆等,打造工程训练与创业中心、重点实验室与科研平台、国际学术交流中心。规划建成以大工科组团为核心、经济管理学科为辅助,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等通识学科为支撑的学科体系。

黄淑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