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仓库“薅运费险羊毛”月入百万?律师:数额较大可构成犯罪

原标题:租仓库“薅运费险羊毛”月入百万?律师:数额较大可构成犯罪

国产精品a 人妻无码合集,大香蕉99-WqeWEzhni-租仓库“薅运费险羊毛”月入百万?律师:数额较大可构成犯罪。

近日,有女装品牌创始人公开呼吁关注“强制运费险”,他认为在电商平台退货率普遍高达60%的情况下,开通运费险还变成商家参加大促活动的强制性要求,为商家运营带来了巨大负担。

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确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如何“薅运费险羊毛”的经历。对此,不少商家呼吁对运费险的规则进行改造转型。律师表示,这种做法属于“骗保”,如果诈 骗金额较大,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建议平台及保险公司进行风险管理。

电商称退货率高达60%

茵曼创始人方建华发文称,退货运费险初衷是为缓解网购过程中因退换货而产生运费纠纷,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本身是个好事。然而,随着竞争加剧,平台为了吸引消费者,将退货运费险逐渐变成了强制性要求,大大增加了商家的经营压力。

“当前,电商平台退货率普遍60%左右,销售到账率仅30%左右,与三四年前60%到账对比,形成巨大反差,真是卖了个寂寞。”方建华说。

方建华粗略算了一笔账:服装行业一笔退货订单,在没有实际收益情况下要付出成本约15元,等于商家的广告费,包装物料、快递费投入直接打水漂。如果按照销售1000万元,客单200元,保守算40%退货,损失成本就高达30万元以上,连带成本每月损失过百万。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在日常的销售中,商家可以自行选择是否购买退货运费险服务,然而每逢促销,平台会以“强制退货运费险”作为门槛,商家必须自行购买运费险才可以参加促销。有商家抱怨:“电商平台促销活动越来越多,不仅是双11、618这种大促,几乎每个月都有各种名目的促销活动。”

不仅是方建华,前段时间“某电商女装商家吐槽退货率高达80%”也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爆料,自己的朋友在某电商平台上卖女装,618大促期间,仅10天创造了约1000万元销售额,但仅退款数额为350万元、退货退款达到380万元,剩下270万元还是未知数。“618备货就算尾货能低价出完,估计也会亏五六十万。毕竟人工、快递、包装、平台服务费等都是成本。”

据透露,商家购买运费险根据预测风险率的不同而价格不同,保费成本一单通常在3元左右,如果系统识别预测风险率较低的,则保费会有所降低。有商家表示,运费险降低了用户下单的门槛,提高了风险率,因而保费成本就成了恶性循环。“满减和运费险太厉害了,最低价的83折,加上运费险,没几个类目扛得住。”

网传各类薅羊毛攻略

北青报记者看到,在小红书等平台上,有不少博主教大家如何“薅运费险羊毛”的攻略。

用户通过下单再退货的方式,利用运费险的漏洞薅羊毛,赚取退货快递费与运费险赔偿的差价。有的“羊毛党”只盯着有运费险的商家下单,甚至不管是什么商品,收到货后立刻退款,比如寄回的运费是5元,而运费险赔付是12元,那么一单就可以赚取7元差价。数量越多,赔得越多。

有商家最近遭遇了浙江某地区组团薅运费险的事情。“最近发现店铺不对劲,全是义乌的过来拍了,到货后就立刻退货,自行寄回。义乌地区快递费就一两块钱,运费险补贴8元。每天都是斗智斗勇的一天。”

羊毛党还表示,选择商家就选邻近省市的,这样运费便宜得多;有的还跟快递公司达成了合作,运费降到了一单两三元,一个月可以赚到一两万元。

方建华还说,有人专门租仓库做起“薅运费险羊毛”的生意。这个生意大规模化操作,一天买一万单,一单赚取运费险差价4元,单日可获利4万元,一个月可达120万,一年赚过千万,等于一家中型企业的年利润。

对此,电商平台方面暂无回应。不过一家大型电商平台曾表示,"退货运费险"将成为商家的加分项,和后续的流量扶持等政策挂钩。可以看出,平台依然鼓励商家购买该保险。

有“羊毛党”表示,“薅羊毛”的最大风险就是被平台封号。有商家表示,平台实际上也在打击这类用户,如果识别到其退货次数和退货率异常,会限制其消费权限,严重的会被封号。不过,注册一个新用户的成本非常低,羊毛党们会用批发来的号码不断注册新的电商账号,继续薅运费险。因此,不少商家也表示,新号“薅羊毛”的概率更高。

运费险的AB面

有观点认为,“运费险”的初衷是好的,提升了消费者购物体验,同时,也扩大了商家的客群,降低了消费者门槛。此前有数据显示,2010年,根据某电商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在退款交易纠纷中,有42%是由于买卖双方对退货邮费问题协商不一致产生的。

但是,单纯“卖家版运费险”的设置,对卖家来说的确不太友好,比如不能针对单个商品设置,其次还陡然升高了退货率和因此带来的保费。分析建议,“强制运费险”该取消,商家和个人有权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提供运费险的服务。

方建华就认为,消费的本质是好品质、有创新的产品带来消费价值;大量退货不仅不利于消费体验、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反而造成大量包装物料浪费、打乱生产计划、产生无效益成本支出,同时侧面向潜意识里灌输了产品不好的印象。消费行为的核心在于产品本身的价值。运费险的强制推行增加了商家的无效投入,占用产品研发上的资源投入。当退货率达50%时,一个成交用户需要承担另一个退货用户退货成本;当退货率达70%时,一个成交用户需要承担两个退货用户的退货成本,长此以往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消费者越来越难买到好产品。

律师说法:通过虚假交易骗保 数额较大可构成犯罪

北京国谦律师事务所张永升律师告诉北青报记者,某些不法人员利用电商平台上购物退货可获取运费险保险金与退货运费差价的套利漏洞,通过虚假购货,再借故办理退货的手法,不法获取利益。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假交易,故意制造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保险诈骗行为。其主观动机不是真实购物,而是通过虚假购物再恶意退货手段最终实现诈保套利的目的。

张永升表示,如果他们频繁作案,骗保数额较大,即构成保险诈骗罪,电商平台或保险机构应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因此建议针对这种情况,电商和保险机构完善保险理赔风控规则和预警措施,及时堵上漏洞,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2014年12月22日,国内首例“互联网保险”诈骗案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通过在淘宝网注册网店,采用虚假购物并投保运费险、编造虚假物流信息的方法骗取华泰财险保险赔款共计20余万元。最终“职业骗保师”以保险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6个月,并处罚金。对于骗保行为,华泰财险等保险公司积极设计风险控制措施,通过大数据分析建立了反欺诈核心模型,识别多个涉嫌保险欺诈的团伙并追究责任。

(原标题:《退货运费险成薅羊毛新阵地?》)

  <strong>生活负担较重的纳税人优先退税</strong>/index.htm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伊春南岔区
阅读 ()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