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建史》在京发布 展现中国通信建设历程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20 10:10:27

  中新网北京6月19日电(记者 赵明)《中国通建史》新书出版发布会暨产品推介会18日在京举行,该书共36万字,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是首部全景展现中国通信建设历程,溯源、弘扬该行业“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工匠品质、务实创新”精神品质的报告文学作品。

  从1949年初“香山电话线路”架设,到后来铺设通信干线、建设国家“八纵八横”,再到新时代服务网络强国、数字中国……75年来,中国通信施工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发布会上,嘉 宾围绕《中国通建史》的文学价值、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展开深入探讨。该书编委会主任、中国通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唐令华介绍,该书通过一个个从业者筚路蓝缕、矢志不渝的奋斗故事,再现了75年来中国通信施工建设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发展历程,是民众了解中国通信施工建设的重要窗口。书中所叙“基站上珠峰、光缆进西藏、信息通南极、网络下乡村、智慧亮生活”等目标的实现,是中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自立自强的真实写照。

  与会嘉宾认为,该书叙写了中国通信施工建设历程,总结通信建设75年来的宝贵历史和经验,是以小见大地讲好通建故事、反映中国精神的好选题,也是记录时代发展、承载国家记忆的好作品。(完)

  张端鸿认为,校级科研机构的优胜劣汰是高校优化科研组织管理的必然过程。一些校级科研机构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逐渐被淘汰了;也有一些校级科研机构建立以来只是一个空转的平台,客观上需要清理。建立常态化的校级科研组织动态管理机制是非常必要的,这意味着高校更加重视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

  记者来到王玉泽宿舍时,他去网络学习室“刷”课还没回来。书桌上,摆放着一本厚厚的笔记。翻开来,里面用不同颜色的笔密密麻麻记录着参谋专业问题——有些问题旁边已经用红笔打上了对钩,还有些问题旁边详细列出了完成计划和时限……

  1月3日,万达集团公布2022年度新增就业数据。全年新增服务业就业20.1万人,其中大学生超过10.2万人,超额完成万达年度就业目标。

  冬日里浓浓的暖心药汤彰显了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温情。

  赵白生分享了自己数十年的世界文学教学工作的体会:“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两大误区,一个是单线化,还有一个是单面化。”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两个误区,引导读者更全面地认识世界。

  那是由维吾尔族学员穆热迪力·买买提明写下的。“毕业后我要回到新疆去,追随父亲的脚步守卫喀喇昆仑!”他坚定地说。

黎佩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