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部海区携手推动“商渔共治”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22 08:34:57

  中新网威海6月21日电 (记者 王娇妮)中国北 部海区“商渔共治”合作协议21日在山东威海签订,携手推动环渤海区域防范化解商渔船风险。

  当日,天津、辽宁、河北、山东四地海事、农业农村部门首次开展跨省跨部门区域性合作,召开“商渔共治”联席会议并签订合作协议,推进中国北部海区“商渔共治”三年攻坚行动。

  根据协议,环渤海“三省一市”海事、农业农村部门将深化安全基础共建,加强重要事项共商,开展安全风险共防,推进船籍港作业港共管,深化违法违规共治,推进重要信息共享,创新建立“商渔共治”业态新模式,合作推动环渤海区域防范化解商渔船风险、守护民众生命财产安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此次会议还聚焦商渔船安全管理技术创新,将联合推动商渔船防碰撞智控平台迭代升级,推进商渔船驾驶台视频监控系统和具有商渔船防碰撞辅助作用船载终端配置的更新等。

  据悉,环渤海区域地处中国东北、华北、西北的交汇点,是中国北方进入东北亚和太平洋的门户。渤海沿岸密集分布着渔业、港口、石油等多种优势资源,相关水域商渔船活动频繁,水上交通流密集交汇。

  近日,中国交通运输部、中国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商渔共治”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4-2026年)》,持续深化商渔船碰撞风险防控工作。到2026年,拟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管控有力、装备先进的“商渔共治”工作成果,重点地区商渔船碰撞事故和死亡失踪人数显著下降。(完)

  根据国家卫健委2022年12月2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12月25日,全国重症医学床位总数是18.1万张,即12.8张/10万人。“目前来看,全国总体床位资源和设备资源,能够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求。”焦雅辉当天表示,“目前正在经历重症救治高峰的省份,重症床位的资源已经接近临界值,需要进一步来扩充重症床位的资源,或者是加快重症床位的周转。”

  而此时的北京正处于政策变化的过渡期,王可可所在的病友群里,也充满了疑问:医院是否还收治肿瘤化疗病人?阳性患者是否接收?需要核酸证明还是自测抗原即可?部分化疗期的病人每周需要做PICC护理(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输注刺激性药物),哪里可以做?去的话会不会感染?

  急诊科原本摆放着10张病床,用于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与留观,近来最多时塞到41张,“就硬塞,在地上放个椅子(当床)。” 但现在,抢救室一点儿加床的空间都没了,呼吸机也用光了,“气管插管的病人有11个,还有六七个上无创呼吸机的。”

  而在一个月前,2022年11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提到,当时,我国每10万人口的重症医疗床位不到4张,“要补齐重症医疗服务的短板”。过去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国重症床位增加了两倍多。

  其中,2023年1月1日降水范围达到此次过程的最大,从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将迎来较大范围雨雪天气,但整体不强,普遍是小雨雪,2日降水就会明显减弱。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十年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蹄疾步稳、捷报频传,15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组成“一带一路”大家庭。

林建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