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1克棉织500米纱线 中国百年纺企何以引领行业潮流?

来源: 知识网
2024-06-03 23:32:35

  中新网无锡6月3日电(记者 唐娟 魏园)太湖之滨,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纺织企业正以智能化改造引领行业潮流。6月2日,中新网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采访团走进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我们现在所在的车间,量产的就是世界上最细的纱线,它能细到什么程度?1克棉花能织出500米的纱线,这就 是300s特高支纯棉纱线。”在无锡一棉的生产车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赟向记者介绍着棉纺行业的“奢侈品”。

  在运转的纺织车间,一排排机器前只能看到几个工人,实在让偌大的车间显得有点冷清。蔡赟说:“几十万个传感器构建了一个智能化生产线网络,生产状态、产品质量和机组用电信息等生产数据都能在终端大屏上一目了然,每万锭用工10人以内,已经不是一句空话,它代表着中国纺织行业最领先的技术水平。”

  无锡一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它见证了无锡乃至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无锡一棉同样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然而,凭借其过硬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一棉成功实现了从传统纺织到现代化智能制造的华丽转型。

  智能化改造是无锡一棉转型升级的关键,这为企业带来了切实的效益:生产效率提升了15%、运行成本则降低了11%、劳动强度降低30%。同时,无锡一棉的转型还赢得了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江苏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标杆工厂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管理创新成果大奖”等多项荣誉。

  以技术革新为核心,无锡一棉不仅为全球纺织行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更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300s特高支纯棉纱线在这里实现量产;100s以上特高支纯棉纱线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国际众多知名成衣品牌纷纷选用无锡一棉的面料;其输出技术在埃塞俄比亚德雷达瓦国家工业园投建的纺织工厂更是国际合作的典范。

  无锡一棉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传统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这家百年工厂以其不断创新的精神,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典范。(完)

  500千伏崛围变电站是山西省首座500千伏智慧变电站,肩负太原市中北部地区重要负荷输送,是太忻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重要电力支撑。目前,崛围变电站内降雪厚度达10厘米以上。为确保太原中北部地区供电、供热更平稳,该站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

  为了适应不同学员的需要,主办方总结近年培训经验,将课程系统设置得更加专业。学员们不仅集中学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案例实操教学,还将学习青少年、老年人不同人群科学健身指导,让运动有“方”可循。

  在临夏,牡丹文化早已渗透在生活中,无论是花儿、诗词,还是绘画、砖雕、木刻、彩绘,还是牡丹油、牡丹苏打水……各领域处处都能见到牡丹元素。被“牡丹氛围”感染的张作恺也从中发现商机,计划将先进技术转化利用到牡丹大田种植上。

  本报记者 付明丽

他从没推脱,也从不催着还钱”

  什么是微课?不同专家给出的答案并不一致。

王宗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