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2个自贸协定

来源: 海外网
2024-06-12 17:12:23

  已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2个自贸协定——

  中国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锐财经)

  本报记者 孔德晨

  业内人士认为,RCEP生效两年来,中国与各成员国通力合作,区域贸易成本大幅降低,产业链供应链联系更加紧密,各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为区域经贸合作注入了强劲动力。

  主动对标先进经贸规则

  在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方面,商务部去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不菲成绩。

  ——中国自贸“朋友圈”不断扩大。“2023年,我们在自贸协定谈判和签署方面创造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录,新签的协定达到4个,和厄瓜多尔、尼加拉瓜,塞尔维亚签署自贸协定,与新加坡签署自贸协定进一步升级议定书,我们还和洪都拉斯实质性完成了自贸协定早期收获谈判。”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在会上表示,中国已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2个自贸协定,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3左右。

  ——自贸区网络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内容上,高标准方面取得了新水平。“比如,在尼加拉瓜的自贸协定、新加坡的自贸协定的升级方面,我们按照负面清单的模式作出了高水平跨境服务贸易和相互投资开放承诺,这是在中国自贸协定谈判中的第一次。”王受文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部副部长、研究员张茉楠认为,中国高水平开放步伐加快,正体现在从“眼睛向内”的体制机制创新转向“眼睛向外”的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全面推进制度型开放,必然要求加强规则对接、规制协调、管理提升、标准制定,培育壮大参与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新优势,更好利用全球先进资源要素。”张茉楠说,“我国正积极主动对标先进经贸规则,提升与新一轮全球经贸规则的相容性,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培育和激发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

  全面高质量实施RC EP

  去年,中国和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额达到12.6万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协定生效之前增长了5.3%。其中,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增长了16.6%,比同期中国对全球出口增速高4.6个百分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表现更加亮眼。

  在关税减免方面,RCEP叠加中国和其他成员已经生效的双边自贸协定,为企业更好享惠创造了良好条件。去年中国企业在RCEP项下享受到进口减让税款达到23.6亿元人民币,主要的享惠进口商品为塑料及其制品、机械器具及其零件、有机化学品等;RCEP自贸伙伴进口企业从中国进口产品享受到的优惠达到了40.5亿元人民币,主要签证出口商品有无机化学品、服装及衣着附件、塑料及其制品等。全国有723家经核准出口商自主出具RCEP原产地声明1.2万份,货值101.8亿元。“这是双方互利的结果,是非常明显的。我们还帮助地方企业和行业享受这些自贸协定的好处。”王受文说。

  外交部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RCEP是区域一体化建设的里程碑式成果,是区域国家共享发展机遇的生动范例。RCEP实施两年来,区域贸易成本大幅降低,产业链供应链联系更加紧密,为参与方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我们愿继续与各方一道,全面高质量实施RCEP,让这一全球最大自贸区不断释放红利,实现成员国的共同发展繁荣。”

  积极推动更多合作谈判

  王受文介绍,目前中国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2022年8月成立中国加入DEPA工作组,到今天已经完成了10余轮的部级谈判、司局级谈判和技术层谈判,现在DEPA谈判方面已经完成了所有条款的初步探讨。

  “我们组织了相关部门、产业对CPTPP的所有条款进行了充分、全面、深入的评估。我们还对CPTPP里所涉及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方面的规则进行了全面、深入、充分的研究。”王受文说,“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达到CPTPP所确定的高标准。”

  今年,中国将继续在各个层级和CPTPP成员进行充分交流,包括利用G20、APEC这些多边国际会议场合和CPTPP成员国同行们进行深入交流。“我们将对外继续加强交流,对内加强试点和试验。我相信,今年我们加入CPTPP的条件会更加成熟。”王受文说。

  新冠病毒不断迭代,研究人员发现,如今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染性明显增强,而致病性显著下降。媒体报道相关新闻时,常出现这样的表达:奥密克戎致病力比原始毒株下降四十倍。“下降四十倍”的说法明显不妥。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12月信贷、社融数据好坏不一,整体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偏弱,尤其是居民端主要受疫情、房地产波动等短期因素影响,同时,疫情也对近几个月工业生产环节构成干扰;但国内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企业长期贷款明显多增,宽信用政策效果明显。

  中国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出境旅游消费国之一,在中国重启出境游的同时,多国也热切期盼中国游客的到来。

  温彬也预计,在稳增长、扩内需诉求和海外加息约束弱化下,2023年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健宽松格局,聚焦扩大有效需求和深化供给侧改革,“总量要够、结构要准”,继续呈现总量型和结构性并举的特征,降准降息仍有空间,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保持在较低区间,以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11/4148429023.jpg" alt=""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11/98668104.jpg" alt="" />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11/3811395180.jpg" alt=""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11/1987664101.jpg" alt="" />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11/3718391612.jpg" alt=""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11/145029766.jpg" alt="" />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11/1883368703.jpg" alt="" />

  蔡江龙认真向舒萍请教了这些细节,记录整理下来,反复练习串讲。日复一日,蔡江龙对进藏官兵的故事了如指掌——

李盈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