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劣汰机制持续显效 今年来21只港股退市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14 07:41:50

  ◎记者 唐燕飞

  今年以来,已有21家上市公司“挥别”港股,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不断显效。其中,13家公司被强制摘牌,7家选择私有化退市,另有1家选择主动撤回上市资格。

  绩差公司加速出清

  今年以来,泰坦智华科技、无缝绿色、东正金融、百田石油、宝申控股、丝路物流控股、湾区黄金、华厦置业等13家港股公司被取消上市地位。

  此类企业多属传统行业,共性特征为市值小、业绩差、年报“难产”、长期停牌等。

  以湾区黄金为例,这家公司2004年登陆港股,主营业务为采金业务、黄金销售等。近年来公司经营不善,2021年、2022年归母净亏损为90.81亿港元、3.86亿港元,2023年业绩尚未发布。

  湾区黄金患上了“业绩发布拖延症”。公司直到2023年12月4日才发布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中期业绩。此外,湾区黄金股票自2022年4月起停牌。

  不仅如此,2021年8月,公司还收到了一名独立债券持有人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的清盘呈请。

  一般来说,被取消上市地位的股票,在停牌前就已被市场边缘化。“湾区黄金是一家经营困难、深陷亏损泥淖的公司,债权人已经向法院提出过清盘呈请,将公司的资产变现用于处理财务问题。若公司失去持续经营的能力,监管就会拉响退市警报。这些股票的退市,有助于提升港股市场的整体投资价值和吸引力。”香港华夏证券行政总裁王荣昆表示。

  随着港交所的强制除牌机制持续显效,劣质股加速出清。港交所在2018年推出“快速除牌”机制,根据香港主板上市规则第6.01A条和香港创业板上市规则第9.14A条,主板上市公司若连续停牌超过18个月、GEM上市公司若连续停牌超过12个月,港交所有权取消公司上市地位。

  低流动性催化主动退市

  除被动退出港股市场外,一些公司主动选择私有化或撤回上市地位。

  Choice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有51家港股公司完成私有化退市。今年以来,中智全球、锦州银行、魏桥纺织、中国擎天软件、松龄护老集团、永盛新材料等7家港股公司完成私有化退市。

  A8新媒体是近期私有化溢价率最高的企业。6月13日,受私有化消息影响,A8新媒体收盘涨140.88%,但其市净率只有0.53倍,公司的市场价值大幅低于其净资产价值。

  4月中旬,锦州银行宣布将撤回港股上市地位,结束长达8年多的港股之旅,成为近年来继创兴银行及永隆银行之后第3家选择离开港股的银行。

  关于主动申请退市,锦州银行在公告中表示:一方面是由于该行H股股价长期处于相对较低的价格范围,交易量一直低迷,从股权市场有效融资的能力极为有限,上市地位不再对该行经营提供切实可行的融资管道;另一方面,由于该行此前公告暂停H股买卖、公告重大财务重组资讯且长期延发财务业绩等,可能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主动退市将更有利于维护股东权益。

  Choice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该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保持增长;2018年,虽然该行营收有所增长,但净利润却由2017年的盈利近90亿元人民币转为亏损逾45亿元人民币,风险暴露。

  私有化退 市增多

  完成私有化退市的时长通常在3个月到7个月之间,要约价格是成功私有化的关键因素。据了解,私有化要约价格的溢价一般在30%至50%。偏低的溢价可能会让小股东拒绝买单,进而降低成功率;偏高的溢价则会抬升私有化的成本。

  上正恒泰律师事务所律师于丽娜表示,近年来,港股私有化退市案例增多,其实质为大股东通过一定的价格回购二级市场股票,回购完成后宣布退市,属于一种主动退市方式。私有化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公司的股价低迷,部分公司市值甚至低于净资产值;二是市场成交量长期偏低,使得公司丧失再融资功能;三是内部重组。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港股上市门槛相对较低,吸引了不少企业赴港上市,然而港股市场约80%的资金集中在20%的股票,很多公司保留港股上市地位的性价比不高。

  王荣昆认为,若港股公司大股东占比较高,实力相对雄厚,则完成私有化的能力较强,完成私有化后优化战略布局、资源整合、重新上市的可能性较大。若股权相对分散,要约收购溢价会相对较高,私有化难度可能较高。

责任编辑:郝欣煜

  李慧赶到时,老太太在轮椅上直往下掉,李慧招呼其他医生寻找行军床,打算把她转移到急救车上。正在此时,老太太眼睛紧闭,开始浑身抽搐,癫痫发作。这几分钟的抢救时间里,李慧能做的不多,只有在老太太咬舌之时,找个东西地抵住她的牙齿。所幸,同事在这栋楼的医护室里发现了一支治疗癫痫的药物,最后稳定了老太太的病情。

  二是 做核酸的人少了,用抗原的人多了,由于载毒量低等各种因素,会出现抗原假阴性的情况,一些无症状的感染者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阳”了;

  奥密克戎感染率上升后,“宝鹃嗓”“刀片喉”“水泥鼻”等等自我调侃也流行于网上。但想一想2019年至2020年的寒冬,当致命病毒在武汉被发现的时候,情况又是怎样的?当时有人有空调侃吗?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兰翔分析,出入境政策调整有利于促进国际航班有序恢复,短期内出入境旅客量将会有所回升。随着出入境机票供需关系逐步正常化,将带动国际机票整体价格逐渐降低。不过,相对疫情之前的平均价格,目前国际机票价格依然处于高位,整体国际航班仍需一定时间恢复至正常水平。日韩东南亚等航班数量多的航线,机票价格可能上涨。随着政策落地和航司运营能力的恢复,2023年暑期或将迎来出入境高峰。

  12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网底作用更加突出。短期内面对患者就医需求的增加和职责的转变,加上可能存在医疗资源和人手不足等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否很好应对?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的最重要信息就是中央高度关注当前经济困难局面,并且明确发出信号,2023年要为恢复经济增长做出最大努力。

刘政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